首页
专题辅导
事务通知
事务通知
动态新闻
咨询须知
心理百科
咨询流派
咨询案例
心理辅导站
心理辅导站
心理协会
心理协会
教职工心理
关于我们
你为什么要把人生的遥控机交给别人?
2022-11-02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在乎外界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我们先从“自我价值”这个心理学的名词说起。自我价值,顾名思义,是一种主观的,源于自己内心的感觉和自我评价,是自己对自己价值的主观评判。比如,当你花了8000多块钱,在苹果官网买了一部刚出的苹果手机,而你的朋友还没见过这个新款,他们都认为你买的手机是山寨的,说它最多只值几百块。你会生气吗?不会!因为你非常确定你新手机的价值!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位古董收藏爱好者,你看上了一件古董,你不敢确定它是不是真的,但你又害怕错失机会,于是倾尽身家花了近百万买下它。这个时候,你就会十分在意别人,特别是那些权威人士对这件古董的评价,别人的一句话也许就会让你寝食难安。因为你对它的价值没底,所以...
真正厉害的人,都是控心高手
2022-10-26
《黄帝内经》言:“心为君主之官。”心为人之主宰,亦为精气神之主宰。人本身就有绝对控制事件的能力——心神。但世人绝大多数都控制不好心神,都被事情本身控制了。只有真正厉害的人,才懂得做任何事都关注自己的心。懂得控心的人,做人做事大多心态正,心气平,心欲少。万法唯心,万道唯心,成人成事须先从炼心开始。心态正,古文《大学》篇讲,修身的关键在于正心。正,中也,不斜不歪是正。作家刘墉讲过这么一件事,他的一个同学跟他抱怨自己公司领导安排的活多,开的工资少,还整天挨领导的批评。这个公司简直没法再继续呆下去,他满是抱怨,听上去好像全世界都欠他的,他冤屈心里也憋屈。刘墉听罢,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反而故意跟他同学说:“这么坏的领导,你辞职...
优秀的父母,都是朴素的心理学家
2022-10-26
我都说100遍了,你为什么就是听不进去呢?在孩子的教育中,你是否有同样的困扰呢?为什么跟孩子掏心掏肺地讲那么多道理就是没有用呢?你以为把你的经验教训统统讲给他听,希望他少走弯路,其实他基本上一个字都听不进去。为什么呢?因为你不懂心理学的7385定律。 7385定律又称为麦拉宾法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麦拉宾通过10年的研究,分析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得出的结论。人们在接受沟通信息的时候,只有不到7%是来自你说的内容,有38%来自你说话声调的高低, 55%来自你的肢体语言。 明白了吧,这就是为什么你说的道理孩子就是听不进去的原因。因为他接受到的信息根本不是你讲了什么,而是你用什么样的语调和用什么样的肢体语言跟他讲。也就是说,比语言更重要的是你的语...
你的焦虑情绪,跟这两个字有极大的关系
2022-10-26
焦虑的来源,自媒体时代,人们对努力的定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于是,我们接收到了各种关于努力的描述和分析,再加上有镜像神经元的存在,我们总是会把努力这两个字往自己身上联想。但是,你真的有努力吗?远古时期,人们为了生存,必须不分白天黑夜地狩猎和采摘,饿肚子是常有的事。到了农耕时期人们终于不用再四处奔波了,但是靠天吃饭的本质,又决定了人们有丰收的年景,就有灾荒的年景。所以,不管你怎么耕种和努力,饿肚子这件事并不由你决定。到了工业社会,机械化耕种使粮食生产效率大大提升了。再加上粮种的不断改良,这时候人们不会再为饿肚子发愁了。只要一个人正常地工作,就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什么是正常地工作?就是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5天。这个...
看了撒贝宁的“躺平哲学”才发现很多人不懂躺平,只会摆平
2022-10-26
以前别人骂我废物:你说谁呢?现在别人骂我废物:看人真准!”“做事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能不能做,能不能明天做能不能交给别人做。”“输在起跑线总比输在终点好,省了一顿跑。”以上这些段子,流行于“躺平生活指南”“反内卷互助联盟”等豆瓣兴趣小组中。他们高举“躺平,是一种态度”的旗帜,用消极逃避的态度来消解生活中扑面而来的压力。在我看来,这并非躺平,只是摆烂而已。撒贝宁曾在央视《开讲啦》节目中,阐述了他的“躺平哲学”:躺平不是消极的,而是在你付出了一天的辛劳努力,受益颇多,感觉酣畅淋漓。回到家躺在床上后,脑海里还浮现着今天的场景,还在回味着其中的能量和快乐,然后慢慢地入睡。很多人自欺欺人地以为,只要逃避了问题,问题就不复存在了...
余生最好的活法:早睡觉,勤读书,多存钱
2022-10-19
知乎上有个问题:“有什么好习惯值得用一生来持守?”有个回答获得高赞认可:“早睡觉,勤读书,多存钱。”少熬夜,胜过一切的养生良药;勤读书,胜过一切的人生捷径;多存钱,胜过一切的生存保障。习惯会内化为人的潜意识,悄然改变一个人,从而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余生,养成早睡觉、勤读书、多存钱的习惯,人生就会越来越顺畅.01早睡觉,是健康的基石。据中国睡眠协会调查显示:超过70%的年轻人有熬夜习惯。你熬过的每一个夜,都会让你的健康买单,犹如在体内种下的毒,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朋友晓丽,30岁,自从工作后,就有熬夜的习惯,每天刷剧到凌晨一两点。疫情期间宅家时,晓丽更是无所顾忌,两三天就追完一部剧,每天只睡二三个小时。电视、手机和平板轮番...
王阳明: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2022-10-19
王阳明作为500年来的第一等人物,是思想家、军事家、心学专家于一身的集大成者。不可思议的是,他在钻研这些的同时,还要带兵打仗,帮忙治理朝政。似乎王阳明的一生做什么都能成功,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他的知行合一。只有掌握了知行合一的精髓,人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生活和工作中游刃有余,并且很快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知行合一:做了再说“夫学、问、思、辨,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 ——王阳明意思是不管是学习、询问、思考、分辨,都要学会并且掌握,只学习不实践那是不可行的。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人失败不是因为没有思考,而是因为犹豫不决,迟迟没有行动。孔夫子说:“三思而后行”,告诉我们凡事都要考虑周全之后再开始行动。然而大部分人在思考的...
三十立什么?四十惑什么?五十知什么?
2022-10-19
梁实秋说,人的年纪就像钟表上的时针,慢得使你几乎感觉不到它的移动,但一天天一年年的,总有一天你会蓦然一惊,已经到了中年。人是怕老的,怕肩膀抗不了重担,怕还没做好准备就要去面对丑陋的现实。但人生很妙,越老越妙,因为有些风景只有到了某个年纪才懂,有些活法只有在特定的年纪才能体验万分。01三十而立:立志 孔子说:“三十而立。”很多时候我们理解为立家立业,其实孔子所言并非如此。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在三十之前,孔子勤勉学习,去追求,去寻找,积累到一个阶段,他才明白一生所求。周游列国,传授为人之道:仁义礼智信。三十而立,立志。大理想也好,小愿望也罢,到了三十的关口,人必须有方向。也许志向未来会修正,会改变...
成年人最好的处事格局
2022-10-19
有人说,人生是一条蜿蜒的河流,总要经历曲折跌宕,遭遇各种纷乱的人和事。而你活得顺心与否,不在于命运的造化,而在于处世的高度。余秋雨说过:“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事上沉沦。”你站得越高,就越不会受困于方寸之地,也不会纠结于一时得失。一个人最好的修行,就藏在他的处世格局中。人在低谷时,勿扰人。每个人都会经历人生黑暗的时刻,希望别人能伸出援手。可没人会对你感同身受,你的求助,只会困扰别人,也会让自己难堪。所以鲁迅先生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成年人的世界,日子再苦,也不要打扰别人。演员王自健,曾主持过多档家喻户晓的节目,被观众亲切地称为“小王爷”。可就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遭遇了接二连三的打击。先是妻子家暴...
在亲密关系中,“好好吵架”可能比“和平相处”更重要
2022-10-13
你可能总是和另一半吵架,吵完感觉两败俱伤。但事实上,亲密关系之间不可能没有摩擦和矛盾,越是相互依赖,在一起的时间越长,要协调的活动和任务种类会越来越广泛,冲突就越可能发生。年幼的儿童就会开始与父母争吵,恋爱中的伴侣亦然。但吵架其实也是一种沟通的时机。正确的应对冲突是长久发展亲密关系不可缺少的能力。今天我们一起来理解“冲突”,并讨论什么才是好的应对“冲突”的方式。为什么会发生冲突?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一方面是因为,任何两个人在情绪和偏好上都会存在差别;另一方面是因为,亲密关系中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它们迟早会引起一些紧张。以下四对矛盾解释了情侣之间三分之一以上的打斗和争吵1. 个体的自主性和与他人的联系性你更想追求...
微习惯,大改变:3个心理学小技巧改善你的生活
2022-10-13
首先,想请你先思考两个问题,在生活中你是否有一些惯性思维?惯性思维引起的自发行为,有没有帮你在生活里省了一些事儿?微习惯“微习惯”有点类似于“条件反射”,是在特定场景下,人们会做出某些特定的行为。或许你并没有察觉,但其实,这些“微习惯”能够帮人减轻不少压力。举个例子,我有一个微习惯就是和孩子一起出门的时候,总是会带一瓶水。因为我的女儿才六岁,让她预判出门后自己会不会口渴不现实。有时即使出门前喝过水,她也会在路上问我要水喝,如果没有喝到水,她便会发脾气。所以,无论我去哪,我都会随身携带着给她喝的水,以备不时之需。久而久之,和女儿出门时随身带水都变成了我的一个“微习惯”,这个习惯帮我减少了浪费在思考要不要带水这件事上...
怕失败、逃避亲密关系:为什么我们对「被拒绝」如此恐惧?
2022-10-13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极度害怕被拒绝、被抛弃,倘若「拒绝」真的发生了,往往会引起过度的情绪及行为反应。在心理学中,这被称作「拒绝敏感性」。它让你的人际关系一团糟,自我价值感极低......本文为你介绍这种人格倾向的3种日常表现,以及看看拥有这类特质的我们,可以做点什么。「拒绝敏感性」(Rejection Sensitivity)作为一种人格倾向,是指一个人被拒绝时会产生过度的负面反应,严重损害一个人的自尊、幸福感和人际关系。「拒绝敏感性」往往与「被抛弃的恐惧」密切相关。在产生诸如抑郁症、焦虑症、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类心理问题时,我们往往能够从中看到这样的表现特征,与之相伴的是,患者还有可能表现出极度的孤独。总是害怕被...
理智知道该怎么做,情绪却不听使唤
2022-10-13
明天要跟大老板汇报进度,我好焦虑。”“疫情又来了,要不要赶紧囤货做做准备啊……”“金三银四过去了我还没拿到合适的offer,急得睡不好觉。”“2022年马上过半了,我好像什么都没做,太焦虑了。”……焦虑是经常困扰我们的一种情绪,也正逐渐成为生活中特别常见的“现代病”。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你我之中。焦虑有时候很明显,已经意识到焦虑存在的人们,在和焦虑作斗争;而更多人仿佛表面上没有焦虑,却将焦虑压抑在心中。当我听到同事讨论买房买车、升值加薪、结婚生子、如何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我会故意忽视这些讨论,我告诉自己,这些离我还远,作为一个佛系青年这些身外之物都是没有必要的,然后暗自庆幸,你们拥有的焦虑我没有。但恰恰是这样的处理方式,...
让美好心灵一路随行
2022-06-22
让美好心灵一路随行。一盏灯,可以为黑暗中摸索行进的路人照亮前行的道路;一盏灯,可以为航海迷途的船只指明彼岸的方向;一盏灯,可以给濒临绝望的人以黎明的曙光和新生的希望。美好的心灵就是一盏灯,是一片熠熠生辉的华彩和光亮。而在当代,心理健康问题令全社会堪忧。所谓一个人的健康,已不仅仅只是指身体的健康。在物质文化相当发达的现代,体格的健康问题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而这无尽的祸害中,互联网首当其冲。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它给我们带来享之不尽的好处,却也从诸多方面危害了许多人的心灵。 我们无法去评判这个世界的好坏,因为我们所触及到的仅仅只是这世界的皮毛而已。以偏概全,未免过于臆断。然而这世界的繁华,亦如这城市的喧嚣,总是在不经...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37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2
/
27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