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辅导
事务通知
事务通知
动态新闻
咨询须知
心理百科
咨询流派
咨询案例
心理辅导站
心理辅导站
心理协会
心理协会
教职工心理
关于我们
来访者须知
2023-11-28
同事:当您在工作过程中遇到苦恼时,当您在人际交往中感觉困扰时,当您感到失落、孤单、彷徨、无助时,我们希望能够跟您在一起。我们可以倾听您的烦恼,排解您的困扰,同您一起面对问题。尊重您,理解您,抚慰您,帮助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为全体教职工提供心理服务,欢迎您预约咨询。一、咨询对象亲爱的校全体教职工二、咨询内容有关心理发展、心理适应、心理障碍以及其他心理方面的咨询。三、咨询原则中心对来访者的个人信息坚持保密原则,未经来访者许可,不会将之透露给任何单位和个人。但下述情况除外:(1)但如果您的信息暗示将危及自身或者他人安全时,咨询师有权与其他方面联系;(2)来访者问题涉及法律责任时,如有必要,咨询师应将信息资料呈交给相关...
努力换不来成功时,该不该放弃?
2025-10-10
亲戚家的儿子这几年一直在考研也一直在失败,亲戚劝孩子放弃,但孩子却不愿意。亲戚跟我发牢骚:“努力了很久却换不来成功,就应该放弃才对,何必如此执着?”随后亲戚说,孩子现在听不进父母的话,想让我去帮忙劝劝。聊天中,孩子对我说:“我相信努力一定会有回报,汗水一定能换来成功,所以我是绝对不会放弃的!”见他如此笃定,我不好意思再劝下去了。跟亲戚告辞时,孩子已经打开书本继续学习了,望着他努力的背影,我也不禁开始思考:努力了很久却没有成功,该不该放弃呢?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拆解为两个小问题:“努力是否一定能成功?”和“一直努力一直失败,要怎么办?”努力一定能成功吗?许多人在小时候都被灌输过一种观念: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但是,...
脑卒中后失眠不容小觑
2025-10-10
卒中后失眠障碍是卒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失眠不但影响卒中患者的肢体康复及功能恢复,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抑郁障碍及认知功能障碍,进而加速脑卒中复发等风险。本篇从卒中后失眠障碍的病因、诊断、治疗及预防等方面入手,助力卒中失眠患者的全面康复。脑卒中是一组急性脑血管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疾病负担,是第二大死亡原因。尽管卒中后失眠障碍在临床中常见,但由于在脑卒中康复过程中,患者大多更关注肢体功能的康复,如运动、感觉功能的恢复,言语、认知功能及自主生活能力的恢复。患者认为睡不好觉相对不重要,往往忽视了失眠症状。研究表明约1/3的卒中患者存在失眠障碍,失眠不但影响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加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发生,还会造成患者生活质量...
揭开夜晚无眠的神秘面纱 —— 失眠障碍分类及应对措施
2025-10-10
夜幕降临,失眠困扰着许多人的生活,让人们承受着“黑夜到天明”的煎熬。而失眠障碍并非是单一的一种类型,根据不同的特征与表现,它被划分为多种类别。本篇特从失眠障碍的类型着手,谈谈不同类型的失眠障碍特征,有利于针对性的诊断治疗。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尽管有充足的睡眠条件,患者依然表现出睡眠时间或质量上的不足,并对日间的生活造成影响。数据表明,迄今为止全中国有很大一部分人承受失眠障碍的困扰。在我国,失眠障碍已成为一个严峻的健康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困扰着许许多多人的身心健康,需要广泛的关注和有效的干预。了解失眠障碍的分类,有助于医疗卫生工作者更准确与全面地做出诊断和治疗,同时也有助于大众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增加对自身健康的掌...
育儿带娃,该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
2025-10-10
Q老师您好!我是一个4岁男宝的妈妈,上周末看到我收拾了几个小时的玩具没半个小时又被小朋友撒得满地都是,我的火气“蹭”一下就涌到了头顶,没忍住打了他屁股几巴掌。打完他我就后悔了,我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对,毕竟他才是个4岁的孩子,但好多时候我又控制不住自己,每次骂完、打完他,我都内疚得整夜睡不着。我要怎么做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 一位宝妈A宝妈,您好!隔着文字我能感受到您深深的内疚、自责和无助。我相信很多妈妈包括我在面临和您一样的场景时,第一反应都是生气,甚至有时还会委屈,因为我们的辛苦付出没被珍惜。与此同时我们又都想成为一个“好妈妈”,打骂孩子后的内疚和自责一点也不会比当时的生气、委屈少。在这里,我想和您一起澄清这样几个问...
三步走,培养学生的“目标感”
2025-10-10
想要做成一件事,目标是极其重要的。身为教育者,我们经常会建议学生在学习时设立一个目标。但是,还有个东西比目标更重要,那就是“目标感”。理解“目标”与“目标感”对于二者的区别,心理学家威廉·戴蒙在《目标感》一书中做出了如下定义:“目标,是指为了完成对自我有意义,同时对自我之外的世界也有意义的事情时,产生的稳定且可概括的意图。”“目标感,是指一种以达成目标为导向的思维意识,这种意识始终在受到目标的召唤,并做出积极的努力,即使困难重重,也不肯罢休。”怎么理解这两条定义呢?目标是一个具体意愿,源于我们的自我需求,即“我想要的东西”,比如通过本次考试。目标也可延伸到自我需求之外。目标感是一种内在意识,这种意识使你对于自己的...
心理教育促高职生职业决策
2025-10-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职业选择已成为每个年轻人面临的重要决策之一。尤其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面对复杂的就业市场和多样的职业选择,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职业认知和自信,做出决策时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职业发展道路不明确或选择错误。为此,心理教育,特别是通过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成为帮助高职生做出职业决策的有效途径。心理教育与职业决策职业决策是指个体在面对职业选择时,基于对自身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因素的了解,以及对外部职业环境的分析,做出的职业选择。对于高职生来说,职业决策不仅仅是选择一个职业岗位的简单过程,更是与个人职业发展、社会认同以及未来生活质量息息相关的复杂决策过程。心理教育旨在通过...
解读抑郁焦虑低龄化的密码,做“刚刚好”的父母
2025-10-10
心理咨询室中,一对父母忧心忡忡地向咨询师诉说着对孩子的担忧:“孩子初三了,因为升学的压力,平时话越来越少,基本上不和我们交流,我们理解孩子的辛苦,也尽量顺着她,可是有时候看她玩手机时间太长忍不住说她几句,她就说活着没意思,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某小学心理辅导室的沙发上,10岁的小新一边哭泣一边倾诉对妈妈的不满:“自从她知道我抑郁后,每天都问我好几遍心情怎么样,这样只会让我越来越烦躁。”这样的场景并非个例。2023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18~24岁年龄组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调查数据显示,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量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最小的抑郁症患者仅有7岁。《2023年度...
对体重的极端追求:神经性厌食症的警示
2025-10-10
“我不能接受体重超过35kg,我宁可死也不要!”小萱歇斯底里地哭着反驳着我给的建议。这个年仅12岁,身高已达165厘米的女孩,一年前体重还有50公斤,如今却已瘦至令人担忧的30公斤。小萱性格内向,平时是一个乖乖女,听从父母和老师的话,学习成绩也一直优秀。然而,这一切美好在一年前开始悄然改变。小萱的父母对她要求极高,这种压力在小萱的生活中如影随形。一年前,父母发现小萱进食极少,外出吃烧烤时甚至会用吸油纸吸去瘦肉上的油脂,吃饭时也将饭菜藏在餐巾纸里扔掉。这些异常行为逐渐影响了小萱的学习和生活,随着体重急剧下降,记忆力下降,她的学习成绩也开始下降,脾气也一改往日的温顺。近半年,小萱出现了闭经,她的身体变得极度消瘦,皮肤干燥,严重脱...
如何帮助弱势的孩子免受校园欺凌?
2025-10-02
什么是校园欺凌?“放学回家的路上,他们突然把校服蒙在我头上,对我拳打脚踢,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我知道他们都是学校里的‘小霸王’,我惹不起……”校园欺凌指的是在校园背景下一方对另一方发起的蓄意的、持续反复的攻击和暴力行为。这种行为表现在身体、言语、人际关系等方面,线上和线下都有可能发生,会对受欺凌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令其产生自杀的念头。常见的校园欺凌类型包括:◆ 身体欺凌:包括殴打、脚踢、用力推搡、偷或破坏私人物品,进行身体的骚扰等。◆ 言语欺凌:包括骂人、取笑、嘲讽、侮辱、取外号、说伤人的玩笑话等。◆ 人际关系欺凌:包括故意排挤、怂恿他人说坏话或不跟你做朋友、散布谣言等。◆ 网络欺凌:通过电脑、手机...
夫妻冲突的心理调适
2025-10-02
公安工作的特点是突发事件多,工作时间长,与家人总是聚少离多,生活无规律,无法与家人“步调一致”,导致夫妻之间容易出现矛盾。具体原因如下:● 对婚姻不合理的期待。公安民警是正义的化身,身着警服阳刚帅气。婚前很多女性都觉得和民警结婚浪漫、有安全感。然而,婚姻的本质是双方共同面对生活的点点滴滴,当婚后生活的琐碎与民警工作的特殊性—— 如频繁地加班、紧急任务导致的聚少离多等现实情况交织在一起时,那些曾经的浪漫幻想便逐渐褪色,取而代之的是对现实生活困顿的深刻体会。● 夫妻个性差异。由于个人成长环境不同,导致双方在世界观、价值观、社交圈子等方面出现差异。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这些差异可能会逐渐显现并放大,使得双方都开始质疑对方的...
如何提升做事的条理性?
2025-10-02
冰沁进入公司的时间不短了,但面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仍像刚入职时那样手忙脚乱,她每天一到公司便急急忙忙开始整理桌子上乱堆一通的文件、表格。偏偏在她还没有整理完时,主管又拿着今天要处理的文件来找她,要她抓紧完成,她便更加手忙脚乱起来。整理完文件,冰沁又开始整理桌面上堆放的物品,全部厘清之后才开始工作,中午短暂休息一下又继续忙,一直忙到别人都下班了,她还在忙。这天,主管要下班时,发现整个公司基本上人去楼空,唯独冰沁还在工位上埋头苦干,便来问问情况。可当主管询问她到底在忙什么的时候,她却说不出个具体。再问她到底干了多少工作,还剩多少工作,发现她是东干了一点,西干了一点,每项工作都是有头没尾。再问她哪项工作紧急,哪项不紧急,...
“淡人”,是怎样的人?
2025-10-02
生活中的你是不是这样的?常把“无所谓”“随便吧”“没关系”挂嘴边;维系关系全靠对方,独来独往已是常态;说是上班,但更像是出家,对升职加薪毫无兴趣,对职场“内卷”无动于衷,随心情劳动,凭缘分拿钱;不轻易进入恋爱关系,若真的谈恋爱了,对恋人没有任何期望,既不吵架也不生气,像极了《如懿传》后期的如懿。如果你符合这些描述,那你大概是网络上所说的“淡人”。“淡人”:流行于年轻人中的新社交人设“淡人”,指的是以“淡”字为核心展开日常生活的年轻人,表现为面对任何事情的态度都是淡淡的。我们在开篇对“淡人”的日常描述看起来似乎与“社交失能”相似,但“淡人”的“淡”不仅表现在社交层面,而且延伸至生活的各个层面,“淡人”行动逻辑背后的...
斯特鲁普效应与心理健康
2025-09-22
我们的脑袋里每天都在进行着复杂的信息处理工作。虽然它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大脑有时会遇到一些“认知上的小陷阱”。其中一个著名的认知现象就是斯特鲁普效应。斯特鲁普效应是什么?斯特鲁普效应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特鲁普在1935年提出。简单来说,这个效应揭示了大脑在处理某些信息时的“冲突”和“干扰”。斯特鲁普设计了一种经典的实验方法来展示这个现象:他让人们看到一些单词,而这些单词的内容和字体的颜色不一致。比如,字面上写着“红色”的字,但颜色却是绿色;或者写着“绿色”字样的字,颜色却是红色。参与者的任务是快速说出单词的颜色,而不是读出单词本身的意思。结果发现,大多数人花费更多时间来判断字体颜色,而不是直接念出单词的意思。这是...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54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39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