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操控,给婚姻多一些“松弛感”2025-04-15 有人说,每个人在外面戴着各式的面具,回到家里都会放下疲惫,呈现最舒适、最本来的样子。前不久,我到堂哥堂嫂家做客,跟他们共同生活了一个星期。中年的堂哥每天楼上楼下忙活,完成嫂子的“指令”:“方景,去冲奶粉。”“方景,把我的电脑拿上来!”……“我只是为了鞭策他”在没来做客时,就听说堂嫂人很强势。我想这样的婚姻组合本就很多,妻子出于保护家庭、延续爱情的本能,倾向于用强势“管住”老公。嫂子是一家企业的业务经理,平时很忙,偶尔还要出差;堂哥与他人合开了一家设计工作室,他的工作是外出摄影,其余的时间全都花在了家庭,包括买菜烧饭、接送孩子等其他家务琐事。这一家基本是男主内、女主外的组合。一次我们和他们朋友一家去郊外野餐,大家正... 享受不倦怠的人生 —— 识别和应对“职业倦怠”2025-04-15 “职业倦怠”这一概念由心理学家赫伯特·弗罗伊登伯格于1974年提出,它描述了一种因长期承受工作压力而引发的情绪、精神及身体上的疲惫状态。并非所有职场压力均会导致倦怠,且倦怠并非短期内形成,而是由于一系列压力的累积,以及应对措施的无效性所导致。可以将工作比作一场公路旅行,在此过程中,如果道路、车辆乃至自身均处于火海之中,而你仍旧持续驾驶,那么你可能正遭受“职业倦怠”。最初,职业倦怠现象受到关注是在医生、教师等专业助人者群体中,但随后观察发现,越来越多不同职业的人士也出现了因长期工作压力导致的类似不堪重负的情况。“职业倦怠”的五个阶段● 蜜月期你对新的工作职责充满浓厚的热情,面对新的挑战时感到兴奋和动力充沛,对职业成长抱有... 破解心灵治愈的密码:CBT的发展之路2025-04-15 在心理治疗的大家庭里,认知行为疗法(CBT)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熠熠生辉,为无数受心理困扰的人照亮了前行的道路。认知行为疗法的发展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历经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以及认知行为第三浪潮三个重要阶段逐步完善,宛如一场不断进化的心灵救赎之旅。行为疗法:从刺激到反应的重塑行为疗法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扎根于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想象一下巴浦洛夫的狗,那只听到铃声便不由自主流口水的实验犬,揭示了中性刺激(铃声)如何与无条件刺激(食物)反复配对,最终使中性刺激单独出现时就能诱发类似无条件反应(流口水)的现象。这一发现像一颗石子投入心理治疗的湖面,泛起层层涟漪,冲击着占据统治地位的精神分析。在现实应用中... 内耗30年后,我的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快乐2025-04-10 作为一个在内耗赛道专业深耕30年的选手,我很早就因为内耗的折磨开始对认知探索和自我疗愈着迷,从成年开始算,自我疗愈的探索今年是第13年了。去年开始,我发现自己的疗愈之路达到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我的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快乐,焦虑的时间越来越少,心底的恐惧也首次被打破。这种变化让我感到无比开心和惊喜。回顾这些年的探索和成长,我想分享一些关于自我疗愈的元认知,让更多人在疗愈之路上走得更顺利。这些道理虽然简单,却非常重要,也常常被人忽视。改变是有可能的真正需要的时候再开始疗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疗愈没有标准答案01改变是有可能的7年前,我认真学习了哈佛大学的幸福课(积极心理学),Tal用脑科学原理和实验案例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原... 实证疗效告诉你CBT帮我们应对哪些“心病”2025-04-10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逐渐加深,心理治疗在应对心理障碍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面对众多的心理治疗方法和流派,我们该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以便尽快康复呢?循证科学可以为我们提供指导。循证医学依托科学研究来验证治疗的效果,它为我们带来以下几个关键优势:● 效果验证:确保所选治疗方法确实有效。● 选择依据:提供选择治疗方案的科学支持。● 避免无效治疗:排除那些未经科学证实的方法。● 个性化治疗:协助我们挑选最适合个人情况的治疗方案。认知行为疗法以其循证基础和广泛的应用而闻名。本文将按照循证证据的强度和质量进行梳理。抑郁障碍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显著减轻抑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等,并提... 打开孩子心门的神奇钥匙 —— 认知行为疗法在儿少领域的应用2025-04-10 当下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越来越受到关注,因孩子们的大脑还在成长中,认知结构不够稳定,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维的影响。与传统的心理分析疗法不同,认知行为疗法专注于孩子们常见的不合理思维模式,比如一遇到挫折就觉得自己永远不行,或者犯了错误就担心全世界都会抛弃自己。治疗师会用苏格拉底式的提问,一步步引导孩子思考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通过认知重构技术,帮助孩子拆掉旧的不合理思维框架,建立积极稳固的新思维,开启自我疗愈的旅程。精准“出击”的关键时刻● 焦虑困境的突破孩子们在陌生的环境中,常常会感到焦虑。比如小明转学后,面对新学校、新老师和新同学,内心感到不安;小红考试前,因为太在意成绩和缺乏自信,感到压力山大;小刚在热闹的社交场合... 助人自助:CBT培养长效自我疗愈力2025-04-10 认知行为疗法,作为一种经过大量科学研究验证的心理治疗方法,核心在于揭示我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简单来说,我们对事物的看法(认知),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感受(情绪)和行动(行为)。例如,当你在工作中被领导批评,如果你认为这是领导对你个人能力的否定(消极认知),你可能会感到沮丧(消极情绪),对工作产生抵触(消极行为),将来领导给予你新的工作任务时,你可能也会变得消极怠工。但如果换个角度,把领导的批评视为提升自己的机会(积极认知),你或许会感到充满动力(积极情绪),积极主动地去改进工作方法(积极行为)。助人自助,如何实现呢?认知行为疗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是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帮助来访者解决当下问题的有力... 每天忙到崩溃,却总是完不成任务?11分钟进入心流状态,让你效率翻倍!2025-04-01 大家好,我是芋泥er。我在上学的时候常常有这样的烦恼:明明和别人做着同样的作业,怎么别人能一小时完成,而我却要花上好几个小时,有时甚至还完不成。看完神经学专家Rían Doris的分享以后,我意识到这并非自己不够努力,而是没有掌握进入心流状态的秘诀。心流状态是一种极度专注、高效且充满创造力的状态,能够让你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工作。Rían Doris和他的团队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个11分钟进入心流状态的科学方法。今天,我们将揭秘心流循环的四大阶段,帮助大家提升学习效率,从‘忙到崩溃’到‘高效轻松’!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希望今天的分享都能对你们有所帮助。一起看下去吧!ps:自整理的思维导图,可配合文章阅读使用~有任何问题,也欢迎批评指正!... “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着”:不是春困,是心困2025-04-01 有句话说得好:“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你也有春困的症状吗?今天,让我们来聊聊“睡眠”这件小事情。其实,白天睡不醒不是你的错到了春天,气候日渐转暖,我们会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感觉随时随地都可以睡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春困。春困是怎么来的呢?从中医学的角度,由于春天湿气重,人体如果阳气不足,就容易受湿邪侵犯,出现易困嗜睡、精神难以集中、疲倦乏力等情况。从生理学的角度,春困是季节转换给人们带来的生理变化的一种反应。寒冷的冬天,人体受到低温的影响,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血液流量相对减少,汗腺和毛孔也随之闭合,减少热量的散发,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进入春季后,随着气温的升高,人的身体毛孔、汗腺、血管开始舒张,皮... 你「过度疲劳」了吗?5种类型,帮你给自己做个体检2025-04-01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每天下班,总觉得疲惫不堪,什么都不想干,就想瘫着不动;明明每天都坐在办公室里,也没干什么,但就是觉得身心俱疲;经常觉得脑子像生了锈一样,转不动,遇到很多问题都不愿意去想;周末了,终于有时间学习了,但还是觉得很累,常常睡一觉、看会剧,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很多人也许会把它们归咎于生活压力大、工作压力大……但「压力大」,只是一种表象,我们要思考的是,这种疲惫感是如何产生的?它们正常吗,是否已经到了「过度疲劳」的边缘?一般的疲劳,可能睡一觉、休息一下就能恢复,第二天继续精力十足投入生活。但过度疲劳,可能会导致你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面,一直处于疲劳当中,难以真正有效地去发挥自己的能力,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 一间美好教室的20个“基因”2025-04-01 打造一间“美好教室”,让学习真实发生,让成长随时在线,是每位班主任都追寻的育人目标、职业理想。一间教室要堪称“美好”,必须让身在其中的学生感受到功能全、动力足、场景美、资源工具齐备。20个美好教室基因,助力班主任实现这一理想,创造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1.平等合作的教育共同体未来的班级将从教室走向更广阔的学习空间,成为平等合作的教育共同体,通过技术和情感的平衡,构建有意义的班级生活,促进师生共同成长。2.互相滋养的空间环境教室是一个互相滋养、共同成长的生态环境,结合了生动的空间、开放的课程和赋能的制度设计,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关注学生真实需求班级环境安全温暖,且时刻关注学生真实需求,还能提供安全感、归属感、... 如何正确表达愤怒2025-04-01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经就愤怒发表过自己的看法,他说:“你在愤怒中消耗着自己,虽然你是用舌头讲话,却像伸出了一把冷剑,表达的是你的复仇之梦。”也有心理学家说:“无论是一触即发,还是一味隐忍,愤怒都是情绪的红色警报。”对于内在的愤怒情绪,我们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只要方法恰当,就可以很好地进行表达。接下来的内容,咱们就聊一聊如何认清自己的需要,正确地表达愤怒,同时还能和他人保持健康的关系。愤怒不该被压抑我们从小就被教导不要把怒火酿成苦果,既害人也害己。当愤怒来袭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控制愤怒,但是控制愤怒不等于压抑愤怒。压抑愤怒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被压抑的不满情绪会让人变得狂躁、敏感、易怒。这时候,人很可能会找一个替罪羊,将怒... 批评孩子,常说这几句话,他会一天比一天优秀2025-03-27 有位家长朋友最近吐露自己的烦恼,不知道从什么开始,他开始不敢对孩子说重话,小孩天性就敏感,生怕孩子因此伤心或做出极端的行为。不敢批评孩子,确实是如今很多家长和老师头疼的事情。但我们都知道,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听到好听的话,批评的声音纵然“刺耳”,却也是每个孩子的成长必需。为人父母,我们真正需要重视的,是批评的方式和内容。很多时候,孩子禁不起批评,不是他们太脆弱,而是他们的自我评价系统还不成熟,外界的评价如果太“刻薄”“太密集”,他们就不堪忍受。那么,批评的话如何说,孩子听得进去,还不会影响自信心呢?父母又如何才能将语言变得更有力量,更有说服力?今天这篇文章,给大家提供几种参考方法——01、使用描述性批评并给孩子指明一... 未来社会的六大生存法则2025-03-27 人生起起伏伏,千变万化,这个社会也越来越不一样了。那些脚踏实地的人,尽管前些年一直默默无闻,如今开始逐渐展露头脚;那些一直靠自己的人,路越走越宽,被接纳的地方越来越多;那些有清晰定位和一技之长的人,幸福感更强,生活淡定安稳。说到底,他们都看清了这六大生存定律。1、门槛定律我们时常感叹生活不易,门槛太多,但仔细想想,这多半是能力不足所致。所谓门槛,能力够了就是门,能力不够就是槛。所以,如果你当下太难,请潜心努力。不要害怕当下处处碰壁,莫气馁,也不强求。谁还不是这样,一点点地赤手空拳在这世上拼出一条路来。凡事反观诸己,埋头过坎,日拱一卒。当你不断地反思,不断提升自己,你才能走在进步的道路上,条条大道为你敞,各个大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