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家庭孩子间冲突的化解良策2025-06-20 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房间里一片狼藉,两个孩子哇哇大哭,叫喊声此起彼伏,简直快把屋顶掀翻了!这画面是不是格外熟悉?这不是灾难片,而是二胎家庭的“日常名场面”。在二胎家庭互动的温馨画卷中,孩子之间的冲突似乎总是不可避免的一笔。如果你正为这种“鸡飞狗跳”的画面感到头痛,那你绝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二胎家庭的孩子冲突,几乎是每个父/母都会面临的“世纪难题”。为啥孩子们总爱“掐架”?二胎家庭中孩子们之间的关系很特别—— 综合了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这种关系与生俱来,持续时间长;个人无法自主选择,非努力所能得;具有相对平等性,不存在辈分差异;既拥有相似的共享经历,又拥有独特的非共享经历,这种复杂的关系让冲突变得几乎不可避免。心理学研... 养育:一份契约而已 —— 原生家庭不欠我们什么2025-06-20 在网上看到一个小视频,解读“懒”的心理成因,我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试图写一点感受,经过一番修改获得如此结论:原生家庭是迎接每个人来到地球的那一个怀抱,无论温暖,还是冷漠,它都承接了我们,并由此开启我们此生的地球之旅。没有完美,唯有感恩。关于“懒”的解读:是原生家庭缺爱“懒”的本质是缺爱导致的心理能量不足,缺爱主要指的是小时候缺乏无条件的爱,缺乏支持和鼓励,导致自我虚弱,所以他的意志力就很容易消耗完。就像一个身体虚弱的人,让他去跑步,他就跑不远,很容易精疲力竭,道理是一样的。养育者会控制小孩,而小孩会非常认同自己的养育者。一个孩子如果幼时总是不被认可,小孩就会觉得自己啥也干不好。这样的小孩长大后,会常常深陷于“无力... 做孩子学习的护航者2025-06-20 中国自古以来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学习一直是父母与孩子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因为学习问题,有些父母剑拔弩张,有些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甚至做出极端行为。在心理教育工作中,曾有一位四年级同学小A的来访:“一二年级时父母对我学习要求很严格,要求必须考90分以上。爸爸说成绩不好以后就会没出息,没考好就被要求做更多的作业。到三年级时,有一次语文没有考好,我就控制不住打自己。有时候作业等级为B或者B-,我觉得很羞愧,我也会用扇耳光、说自己是窝囊废、不让自己玩、不吃饭等来惩罚自己。后来爸爸开始反省自己,开始关心我,但是我觉得这一切都晚了。”在实际的心理工作中,还有许多像小A一样的学生因学习问题深受困扰。他们因为学习... 经历变故,患上“心脏病”的他如何自救?2025-06-20 “心脏病发作”:大难临头的感觉如此可怕深夜里,张先生紧紧捂着疼痛的胸口,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滚落,心脏狂跳仿佛要冲破胸膛,四肢发麻……这并不是他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恐怖时刻,每一次症状发作,他都感觉自己在死亡边缘徘徊。恐惧感让他再一次拨打了120电话,在看到医生的那一刻,悬着的心似乎落了地,救护车还没有到达医院,他的症状就逐渐缓解了。有一次在坐电梯时,他突然感觉空间很狭小憋闷,强烈的不安感袭来,他赶紧提前下了电梯,才逐渐让心跳平复。还有一次他独自开车时堵在了路上,也出现了症状。几次下来,他已经不敢坐电梯和开车了。张先生的故事张先生是一名银行经理,事业和家庭稳定,并未给他造成很大压力。一个月前,他的好友因急性心梗突然离世... “看见”,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2025-06-11 前段时间看电影《阿凡达2:水之道》,我看得有点“不务正业”,电影结束后我独独记得这句台词:“I See You(我看见你)”。历经磨难,杰克最终对他孩子真诚地说这句话时,我感觉瞬间被击中了,一个曾经不起眼的孩子,经过千难万险终于被父亲“看见”了,这一刻,杰克的全身在散发着光芒,他可能还不知道,这一刻,对孩子有多重要。看见,是理解,是肯定《阿凡达》里杰克无疑是个好战士、好领导,但似乎不算是个好父亲。很长的时间里,他几乎都没有发现,他的小儿子最崇拜的,一直在模仿的其实就是他这个老爸,也就是杰克本人啊!孩子的各种捣蛋、各种刷存在感,不就是希望得到父亲的认可吗?然而这个做父亲的似乎选择性看不见。因为不受待见,这孩子开始各种捣蛋、叛... 腿疼怎么还抑郁了? —— 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心理问题2025-06-11 在一个阴雨绵绵的午后,孙阿姨在女儿的陪伴下走进了精神科的诊室。62岁的孙阿姨是一名退休教师,近一年以来,她逐渐出现情绪低落、整日疲乏劳累、不愿活动、不愿社交,常常担心自己成了家人的负担。她感到沮丧和无助,沉默寡言,对周围的事物失去了兴趣,睡眠质量明显下降,食欲也大幅减退,以上情况已经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精神科医生在详细询问病史以及进行相关检查后明确孙阿姨是典型的抑郁症患者,但是孙阿姨仅仅是一名典型的抑郁症患者吗?在了解孙阿姨的既往史以及现病史后,得知孙阿姨膝关节问题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了,早期主要表现为长时间行走或上下楼梯后的疼痛,休息后可缓解。经诊断为骨性关节炎,随着病情进展,近5年症状逐渐加重。现在,即使是短... 校园霸凌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那家长可以为孩子做什么?2025-06-11 校园霸凌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世界性”,全世界不分经济环境,文化,种族,每天都在发生。“难题”,无论怎样防范,总是在发生,而伤害事件也不时耳闻。日益见诸报章的霸凌事件,让每一个家长都提心吊胆。即担心自己的孩子被霸凌,又担心他可能霸凌别人惹出事端。而作为家长,不能(也不应该)每天陪着孩子,可以了解些什么,又可以做些什么来应对这个问题呢?01霸凌是什么?霸凌(bully)指用包括行为(身体伤害,抢夺财物),语言(骂人,起不雅绰号,造谣以打击他人),文字(网络霸凌)等方式,故意对他人造成身体和心灵的伤害,尤以长期多次为甚。狭义地说,偶尔两个孩子一言不合打了起来,一个把另一个打翻在地,还不能算霸凌。但如果此时“赢”的那一个,把对... 何以为家? —— 基于“家庭功能”的视角2025-06-11 经过多年的打拼,小王在工作的城市买了一套房子,总算有了落脚之地。但他每天还是很烦恼,想在这个城市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庭。刘姐是本地土著,已经成家多年,她每天也很烦恼,一直以来,刘姐都感到家里的氛围有点奇怪:每次和丈夫一拌嘴,双方就互相置气冷战;自家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总是挑战自己和丈夫的“权威”;捉摸不透丈夫和孩子的情绪,家人似乎还不如朋友亲近……家和房子不同,有了房子不一定有家。成了家之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庭功能失调的家可能给个体带来新的烦恼。那么,具备良好家庭功能的家是什么样的呢?怎样才能促进家庭功能的完善呢?什么是家庭功能?家庭对于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 爱,别成为“雕刻刀”2025-06-06 一个真实的案例云紫和殷伟是一对创业夫妻。企业做大后,云紫每天为了工作忙碌,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难得的空闲里,云紫会约着姐妹们出去唱歌跳舞。这天,她正和姐妹们玩得开心,殷伟突然打来电话,她没接。身边的姐妹把手机递过来,提醒道:“云紫姐,是你老公。”云紫迟疑了一下,说:“不接。”她知道,殷伟打来电话,是喊她回去陪他的狐朋狗友喝酒,她不喜欢和那些人打交道。奈何殷伟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她不堪其扰,就接通了。果然,殷伟在电话里非常生硬地质问她为什么不接电话,然后又用命令的口气让她回家。云紫说,自己正在和姐妹们唱歌跳舞。殷伟勃然大怒:“不正经!我不是不许你去唱歌跳舞吗?别人的老婆都知道陪老公,而你总不参与我的生活。你赶紧给... 他人的敌意,是真还是假?2025-06-06 许多人在关系中都有这样的困扰:别人的一个眼神、一个行为、一句话,自己都要揣摩揣摩,总觉得别人对自己有敌意。比如,在拥挤的地铁里被人撞了一下,会想:“刚刚那个人为什么故意撞我?我又没惹他!”再比如,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放学回到家一声不吭,父母感到莫名其妙,问他话他沉默不语,父母追问,孩子还是不说话,父母再追问,孩子就回自己房间把门一关,父母去开门发现门被反锁了。这一系列行为被他的父母解读为孩子对自己的敌意,而正因为这样的解读,父母感到生气、愤怒,认为孩子在针对自己。在亲密关系中,很多人会把伴侣不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解读为对方对自己的攻击或者报复。比如女孩喜欢浪漫,希望情人节时男友可以为自己创造浪漫的仪式感和约会氛围,但是... 热衷“抬杠”为哪般2025-06-05 下班后,和朋友L约在一家餐厅吃饭。等待十分钟后,L风尘仆仆来赴约,刚一落座就气喘吁吁地对我说:“真是不可理喻,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不可理喻的人!”我问:“什么事给你气成这样?”L说:“新来的同事是个杠精,简直无法交流。”细问来龙去脉,原来是L的部门来了位新同事,领导让L带新同事熟悉一下业务。于是,L就发现这位新同事特别喜欢抬杠。明明他才是新来的,是对公司和部门不熟悉的那个,却总是反驳L说的话,“不对”“不是”“我认为”是他的口头禅。“无论我说什么,他都会第一时间提出反对意见,对我说的话进行全盘的否定。最离谱的是,有时候他连我的观点和逻辑都没有听清楚,就迫不及待开始反驳我了,真是不可理喻!”L对他这种抬杠的行为非常不满,两人... 如何调整紊乱的昼夜节律系统2025-06-05 什么是昼夜节律系统昼夜节律系统,也被称为生物钟,是生物体内一种内源性的时间调节机制。它控制着生物体的生理和行为活动在大约 24 小时的周期内发生有规律的变化。比如人类的睡眠-觉醒周期、体温变化、激素分泌等都受到昼夜节律系统的调控。在一天中,我们通常在白天保持清醒和活跃状态,而在夜晚则进入睡眠状态。这一规律的作息模式就是昼夜节律系统在起作用。昼夜节律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光照。光线可以通过眼睛传递到大脑中的生物钟中枢,从而调整生物钟的节奏。此外,饮食、运动、社交活动等也会对昼夜节律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昼夜节律系统被打乱,可能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如失眠、疲劳、情绪波动、免疫力下降等。因此,保持良好的... 为孩子“沉迷手机”的父母支招2025-05-30 新世代是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包围中长大的一代,这种成长经验与以前的世代有很大的不同。家长若是无法理解这种成长经验,很容易以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是手机引起的。在个案辅导中,常常会看到手机成为父母与孩子争执的焦点,仿佛为了要争抢手机,孩子与父母成了“敌人”。而事实上,孩子“沉迷手机”只是问题的表象,只有看到其背后的亲子关系以及人生发展问题,才能从这种无休止的“敌对状态”中跳脱出来,让家重新成为“避风港”,让孩子回到健康发展的路上。其实重点不是手机小A是一名确诊情绪障碍的初中生,个案辅导前期其父母觉得孩子“一拿到手机就没事”,怀疑情绪障碍是孩子想玩手机的借口,因此犹豫要不要对孩子玩手机严格管束。在辅导中... AI时代:恋爱中的高效沟通技巧2025-05-30 小雅与小杰是一对曾经让人羡慕的情侣。他们相识于大学校园,那时的他们充满活力,对未来充满憧憬。小雅性格开朗,善于表达,而小杰则稳重内敛,两人性格互补,很快就走到了一起。他们一起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无论是学习上的困惑还是生活中的点滴,两人总能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感情却逐渐出现了裂痕。小雅发现小杰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对她的分享也总是心不在焉。起初,小雅以为这只是工作压力所致,毕竟两人都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忙碌是难免的。她尝试理解小杰,给予他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来调整。但情况却并没有好转,小杰的沉默和疏远开始变得频繁。小雅开始感到不安和困惑,她不明白为什么曾经那么亲密的两人会变成现在这样。她尝试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