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偶然看到一个话题“朋友圈里的人好像都‘电子消亡’了”。
“电子消亡”是指一个人开始不发朋友圈,不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逐渐淡出“电子社交圈”的现象。很多网友深有共鸣:“我以前一天的朋友圈五条起步,现在一年都发不了五条。”“不发了,没意思,朋友圈已经不是‘朋友’圈了!”“每次发朋友圈都要思前想后,这条能不能发,发了会不会被吐槽,是不是不够有趣,会不会显得矫情……最后,算了不发了!”你有多久没发朋友圈了呢?
分享欲是在“复杂社交”中消失的成年人的世界,连朋友圈都变复杂了。以前的朋友圈,我们恨不得把吃了什么,看了什么,开不开心统统告知天下。但现在,大家的朋友圈都不知不觉“背负”了更多。下班想发一条“好累啊”,可是——
家人看到会担心你,会来问你发生了什么;
老板会觉得你在吐槽工作,抱怨公司;
而不知情的人又会觉得你负能量爆棚,在朋友圈发泄。
如果说以前的朋友圈是在记录生活的自己,那现在的朋友圈反而多了很多“社交”的意义。随着微信好友越加越多,真正的“圈子”反而越来越小,朋友圈也发得越来越谨慎。甚至很多人在发之前还会思考一遍。
这条要不要屏蔽老板和同事?
要不要屏蔽亲戚?
客户看见会怎么看我?
曾经,你会给喜欢的照片和文章点赞,不喜欢的朋友圈,无视掉就好,甚至屏蔽也没关系。直到有一天,领导们的朋友圈,不管你喜不喜欢都得习惯性点赞,外加评论一句违心的尬吹。这种现象在社会学中被称为:社交过载(social overload)。是指随着社交账号上的好友不断增多,个体需要努力维持好友间关系,从而体验到的过高的社会需要。比如“帮我家孩子投个票吧!45号就是我家子涵!”“集赞帮我点一下第一条朋友圈~”“有空可以转一下我的链接吗?帮我宣传一下
而这种社交压力背后是人们越来越无心应对的无奈,所以很多人在经历社交过载后,会逐渐远离社交媒体。能不发的朋友圈便不发了,能不刷的朋友圈也不刷了。还有很多人设置了关闭朋友圈。这个功能好像一道高高的藩篱,扉门紧锁,提示着来访者:抱歉,里面的世界不对外开放。这个功能也许是一记提醒,我们靠着这种提醒,不断调试自己与他人交往的方式和距离。也靠着这种提醒,找回生活真正的重心。
分享欲是在内耗与失望中消失的以前的我们,拼命想要跟这个世界链接,渴望被了解,被看见。毫无顾忌地自我袒露、迫不及待地想要发表各种观点。后来,每次发朋友圈都会经历一段莫名的“内耗”:
想发表一些人生感悟——我又算不上成功,朋友圈里那些精英们会不会觉得我的感悟太幼稚太肤浅?
想发表最近的美照——这个照片是不是不够好看啊?发了3 分钟了,一个赞还没有,我还是删掉吧……
想把喜欢的歌单发出来——歌单很体现品位的,我发这个真的好吗?人家会不会觉得我在装文艺?
总之,朋友圈每次发之前,总会思前想后。或者有时候战战兢兢发了一段观点,隔了半小时又看着它在信息流中像一个游街示众的小丑一样,于是偷偷点了删除。
渴望被关注,又害怕被关注,说不清是希望被看见还是不希望被看见。于是很多人在朋友圈里“隐身”,转头就在没人关注的微博上高声呼喊“我太难了”。为什么丧失了分享欲?因为分享欲是靠回应来延续的。没有回应地分享,就像你往水里扔了一个小石子,溅起了一点小小的水花后平静如常。比如有一位网友说,她把好几张蓝天白云的照片通过微信发给她的朋友。她的朋友却说:“有什么特别吗”。她说:“不好看吗”。她的朋友继续泼冷水道:“你管这叫好看,你好像没见过云一样,这不就普普通通的云”。
发生在自己生活中的有趣细节,在有些人眼里是星星,在敷衍的人看来只是石头。人是一种群体性动物,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希望获得其他人的认同,希望与他人建立联系。正如《西雅图》里有一句话:人生而孤独,分享是人对抗孤独的本能欲求。我们是变了,但我们也没变,因为很多人都是一边渴望别人来了解,一边又不动声色地自我保护。比如之前我有个朋友,以前朋友圈非常有意思,大家都把她的朋友圈当段子看。但是近几年,朋友圈已经是一片荒漠之地了。我不禁好奇,问她:“你怎么不发朋友圈了?”她无奈摇了摇头:“之前有个不算很近的亲戚,找我借钱,说要在老家买房。当时我手头确实比较紧就拒绝了。刚好赶上我奶奶的80大寿,我爸兄弟几个出钱全家人去海南旅游了一趟,我一高兴就发了旅途中的海景和美食。结果那个借钱的亲戚看到后就恨上我了。据说还跟共同认识的人说我被别人包养,反正话相当难听。所以后来我就不太愿意发朋友圈了。”培根说:“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原谅一个身边人的上升。”一句话道破现实,这大概就是人性的弱点。
快乐分享错了人,就成了显摆。难过分享错了人,就成了笑话。
分享欲,需要在松弛中重建都说分享欲正在逐渐消失,但消失的并不是分享欲本身,而是我们承受分享所带来的后果的能力。当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分享可以被人理解,与人共鸣,那种感觉仿佛两个灵魂击了个掌。但是如果我们一直抱着这样期待,不管是对我们自身,还是对他人,甚至是对这段关系,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因为我们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别人get不到你的点太正常了。
很多人在与亲密的人交流的时候,我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像上文截图中的女生一样。先甩几张图过去,然后等对方的回复。这种行为就像一个“赌”。我赌你一定知道我想表达什么,我赌你了解我,懂我,因为我们是最亲密的朋友。这种不直说式的分享,源自我们在关系中追求一种“融合”的体验——“我不说,你就知道我在想什么”。这是一种很原始的体验,在婴儿时期的我们,和母亲之间就是这样的状态。你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声啼哭,母亲就知道你是不高兴了、不舒服了、还是饿了。但是当我们慢慢长大,我们的独立性开始生根发芽,跟母亲也慢慢脱离,最终我们成为独立的个体。所以,我们跟“被分享者”之间也是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我们都不是彼此肚子里的蛔虫。或许,我们让自己更松弛一点,能够去容纳关系中更多的“不理解”和“失望”,我们才能重新获得分享所带来的乐趣与鲜活。你的朋友圈也可以不那么精致,也可以不那么有趣,别人的朋友圈,也没必要像做阅读理解那样仔细地解读对方的意思。这个世界是喧嚣的、多元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世界,每个人对于每件事都会有着自己的见解,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习惯。
我明白,“分享”并不容易,因为它意味着我冒着暴露自我的风险抒发我的情绪和观点。正是因为如此,每一个勇敢的“表达者”和“分享者”才更可贵。因为一个人还愿意向外界伸出柔软的触角,就意味着他/她还爱着这个世界,还有很多的能量,还渴望着很多美好的东西。诚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权,你可以选择发朋友圈,你也可以选择不发;你也可以选择看朋友圈,你也可以选择不看。无论怎样都是个人的选择,自己舒服才是最重要的。我只是希望,空白的朋友圈和正在“消退”的分享欲,没有阻挡住真正爱你、想要了解你的人。我更希望你的所有分享和热情,都可以找到那个可以跟你“灵魂击掌”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