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何种影响?2024-08-30 当下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产生着深远影响。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青少年更容易接触到各种信息和社交互动,然而,也带来了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 首先,根据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社交媒体的使用会影响青少年的行为模式和习惯。青少年可能会形成过度依赖社交媒体的习惯,导致沉迷其中,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业。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也指出,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可能影响其认知发展和思维方式,特别是在自我认同和社交关系方面。 同时,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指出,社交媒体的使用可能加剧青少年的焦虑和自卑情绪。社交媒体上的虚拟世界常常是一种美化和完美化的呈现,容易让青少年产生自我比较和不安全感。班杜拉的人格心理学也指出,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可能影响青... 如何成熟优雅地变老?2024-08-30 李女士时常感慨:“你说时间怎么过得这样快?这又老了一岁。以前是看着别人变老,没想到现在自己也是老人了。”四十岁时,拿着保温杯泡枸杞还能自嘲两句;五十岁时,坐公交车被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叫“阿姨”好几天才缓过来;现在六十岁了,虽然身体健康,但头发每两个月都要染一次,不然头顶的白发会把眼睛刺得生疼,总想不停地买新衣服和抗衰老的化妆品,当别人夸“看着真年轻”的时候才会有片刻的心理满足感。一年又一年,时光流逝,如何成熟优雅地老去,是很多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分析:我们以为成熟优雅地变老是自然而然就会发生的事,年龄主动会和成熟、优雅、慈祥、智慧联系在一起。其实不然,变老并不意味着成熟。一部分人只是年龄增长了,但内在却一直固着于某个... 给我一个理由忘记 —— 情绪性记忆的定向遗忘2024-08-30 有些事情需要我们主动去忘记“打个响指吧,他说,让我们打个共鸣的响指”。一部颇具质感的年代剧情片《漫长的季节》将许多人的目光拉回了20世纪90年代的东北小镇。在剧中,因由一起悬案,将所有人物的生活困在了九十年代的秋季,溺水少年王阳更是成了萦绕在父亲王响记忆中无法抹除的一道伤痕,此后的十几年,每当父亲午夜梦回,湿漉漉的王阳似乎就会坐在餐桌旁边,两人的手紧紧相握,好像梦里用力握住他的手,离去的少年就会回到自己的身边。经常会有人劝说头发斑白、年逾六十的父亲王响“放下”,个中滋味,唯有自知,痛失所爱的哀伤记忆,会是越努力就越能忘记的吗?近年,邱娟等人(2019)围绕“越努力遗忘是否就越能忘记”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近年来,伴随着... 为什么我们会梦到过去的人和事?2024-08-24 梦境一直是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中的一个神秘领域,很多人都对梦境背后的含义和意义感到好奇。其中一个常见的现象是我们会梦到过去的人和事,这种梦境究竟代表着什么呢?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梦境是潜意识的表达,而我们梦到过去的人和事可能反映了我们内心深处的冲突和欲望。过去的人和事在我们心中留下的影响可能会在梦境中被重新激活,以此来帮助我们处理未解决的情感问题或者面对未完成的任务。因此,梦境中出现过去的人和事可能是我们潜意识的一种方式来处理过去经历留下的情感痕迹。 另一位心理学大师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认为,梦境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行为,通过梦境,我们会试图找到一种平衡和解决内心的矛盾。梦境中出现过去的人和事可能是我们试图在梦中重新审视... 改善心态,须写好三个日记2024-08-24 电影《盗钥匙的方法》中,失忆男子近藤因为拿着樱井的储物柜钥匙,就误以为自己是走投无路、尝试自杀未果的演员樱井。有趣的地方是,近藤虽然失忆了,但是他积极的生活态度一直都没有变。他有记笔记的习惯。因为失忆了,他会用笔记本记录下与自己有关的事情用来了解自己,还会写下今后该做的事。他觉得自己既然是演员就要努力学习怎么当一个演员,于是开始阅读樱井之前只看过前几页的专业书,潜心钻研表演,经常用本子记下有关演技的知识;他收拾乱糟糟的房子,将其变得整洁有序;学习新知识,继续话剧表演的同时做兼职;还和另一个也爱记笔记的女生开始试着恋爱。他将原本令樱井想要自杀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我用一句话点评这部电影:记事本圆梦计划。在这部电影中,... 一次生气引发的心肌梗死2024-08-24 开场:太难受了,这是什么病?婆媳关系是很多家庭的痛点,多年来李阿姨就因为这个问题备受困扰。她与儿媳在很多观念上存在分歧,日常相处的过程中摩擦不断,昨天更是因为小孙子的喂养问题两个人大吵一架。吵架后李阿姨一直感觉心脏不舒服,不仅有胸痛,而且动辄胸闷、气短,就连以前天天做的家务活也不能做了。因为李阿姨平时的性格就比较容易紧张、着急,老伴和儿子一致认为李阿姨这是火气太大了,心里不痛快所以无病呻吟,于是为了去心病把李阿姨带来了医院。李阿姨化验指标中的肌钙蛋白升高,心电图ST段抬高,超声心动图提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心功能下降。医生根据李阿姨的症状,结合这些检验检查指标,诊断李阿姨得了急性心肌梗死,并开具了病重通知书!对于急... 当代社交媒体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影响:每天学点心理学2024-08-16 社交媒体在当今社会已经变得无法忽视,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群体。这种数字化交流平台的普及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模式,也深刻影响了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根据皮亚杰的发展心理学理论,青少年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互动和反馈来建立自我认同。社交媒体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影响。 根据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社交媒体上的点赞和评论可以成为青少年行为的奖励和惩罚机制,影响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如果得到正面反馈,青少年可能会觉得自己受欢迎,自信心增强;但如果遭遇负面评价,可能会导致自我怀疑和焦虑。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指出,青少年在建立自我认同的过程中会面临内心冲突和焦虑,社交媒体的虚拟世界可能加剧这种焦虑... 预防近视,从家庭护眼教育开始2024-08-16 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呈现出严峻的形势。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持续上升,已经达到了令人担忧的程度。据统计,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近视率已经超过50%,其中高中生近视率更是超过70%。此外,越来越多的儿童青少年出现了早发性近视的趋势,近视年龄不断降低,有些孩子甚至在入学前就已经出现近视。这种严峻的情况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近视不仅会导致视力下降,还可能引发眼部疲劳、眼干涩等一系列眼部症状,甚至增加了患眼病的风险。此外,近视还会影响学习成绩和生活质量,甚至影响社交能力和心理健康。家庭是孩子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因此家庭护眼教育对于预防近视问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培养良好的用... 警惕夜间进食综合征2024-08-16 小A是一名大学生,白天她总是没有食欲:早上要么不吃,要么只喝一杯咖啡了事;中午到了饭点,小A不想去吃饭,去食堂只是随便扒拉两口菜。可是一到晚上,小A就胃口大开,傍晚,已经在食堂吃了一碗面了,路过炸鸡店又进去买了炸鸡,还想搭配一杯奶茶……有时候,到了晚上十点钟、十一点钟,明明已经洗漱完毕,准备睡觉了,小A却还要去学校的便利店买一堆吃的回来……在小A的身边,也有不少同学出现和小A类似的情况,白天什么都不想吃,一到晚上就食欲大增,其实这种现象可能是“夜间进食综合征”的表现。什么是夜间进食综合征?夜间进食综合征已经被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列入“其他特定的喂食或进食障碍”的范畴,成为进食障碍的一种。其... 无意识的启示:思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之谜2024-08-09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深刻影响了现代心理学的发展,他认为潜意识是个体心灵深处的一片未知领域,储存着被压抑的欲望、冲突和文化习得的心理结构。通过分析梦境、自由联想和精神分析等方法,弗洛伊德试图揭示个体内心深层的动机和冲突,从而解释人类行为的复杂性。 潜意识的存在使我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产生深刻的影响,有时我们的决定和行为并不仅受到意识层面的控制,而是受到潜意识的驱动。了解并处理潜意识中的冲突和欲望是心理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它们可能会导致情绪困扰、心理问题甚至精神疾病的发生。 除了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外,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勒温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等也反映了潜意识对个体发展和行为的影响。... 《自我是我吗?》——经典语录解析心理学问题2024-08-09 在心理学领域,自我是一个备受讨论和研究的核心概念。《自我是我吗?》这个问题涉及到个体意识、自我认知、自我认同等方面,引发了人们对于自我是否稳定、一致的思考。以下将从心理学大师的角度解析这一问题。斯金纳认为自我是由外部环境塑造的,而皮亚杰则强调自我是通过认知和社会互动不断发展的。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由潜意识冲突塑造的,班杜拉提出了自我完整性和整合性的概念。费斯汀格关注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强调了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性。 罗杰斯强调了自我概念的重要性,认为自我概念的一致性与自尊心密切相关。马斯洛提出了自我实现的层次需求理论,强调了个体对于自我成长和发展的追求。奥尔波特关注了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强调了个体对于自我认知的重要... 婚恋情感中的冲突与调和:爱情与责任如何取舍?2024-08-09 在婚恋关系中,爱情与责任之间经常存在冲突与调和的问题。人们常常陷入两者之间的取舍,难以做出理性的选择。弗洛伊德认为爱情源于个体内部的冲突,而皮亚杰则着重于认知和情感的发展。斯金纳则认为人的行为是对外部刺激的响应,而罗杰斯强调人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 爱情与责任的取舍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爱情往往可以满足人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而责任则涉及到自我实现的追求。不同的人在婚恋关系中可能更注重爱情的体验,也有人更倾向于履行责任。这种差异往往源于个体的性格特征、家庭背景、文化影响等因素。 在解决爱情与责任的冲突中,心理学大师教导我们要寻求平衡与调和。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指出,成人需要在爱情和责任之间找... 缓解失眠障碍的有效方法(上篇)2024-08-06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类社会生活实践遵循的自然规律。睡眠,也是人类机体运作的自然现象。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利于人类体内激素的正常分泌,身体细胞的正常代谢,免疫系统的自我修复,休养生息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深有体悟。然而,每个人的一生之中,都经历过阶段性的失眠,有的长期备受失眠障碍的困扰,人们在自我调整或自救的历程中,也采取了不同的应对策略。本文将结合咨询案例,摘选部分咨询内容,重点围绕“难以入睡”这一失眠障碍现象,提供一份临床实践方法。案例:李先生,男,已婚,40岁,政府部门工作。医院诊断为焦虑症,轻度抑郁状态。主述症状:失眠障碍长达8年,难以入睡,躺在床上后思绪不断,伴有影像画面。由于缺乏高质量的睡眠,小李经常感到疲惫... 金色时光 “老漂族”返乡再适应三要诀2024-08-06 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来到子女生活居住的城市,帮子女带孩子、照顾家庭,成为老年随迁居民,俗称“老漂族”。当孙儿们日渐长大,大多数“老漂族”还是倾向于“叶落归根”,选择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安度晚年,这一部分人群又被称为返乡“老漂族”。“老漂族”着实不易,为了孩子,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城市,为了减少子女的后顾之忧任劳任怨,好不容易适应了城市生活的节奏和方式,当他们选择再一次回到家乡,重新开始生活时,除了体会到无法改变的暮人已老,还会有种“熟悉的陌生人”之感。因此,对返乡“老漂族”我有以下几点建议:享受当下,不抱怨返乡“老漂族”以前在子女家帮忙时,虽然辛苦,但事情多,日子倒也过得很快,多做事情也有利于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