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这样一个真实新闻:一个18岁的土耳其女孩在和男友提分手时发生激烈争吵。男友一边说着“我不能没有你”,一边把强酸泼到了女孩脸上,导致她脸部严重毁容,一只眼睛几乎失明。经历了多次手术后,女孩每天都还是生活在痛苦和恐惧之中。
当时土耳其民众对此愤愤不平,请求判男友无期徒刑。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女孩在男友入狱后的不断乞求下原谅了他,甚至一度要求撤回起诉,还说自己还爱他,要嫁给他。
“我对他身处四面墙的环境感觉很不舒服,我们写了很多信,我把自己献给他,我非常爱他,他也非常爱我。”她的这番发言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极大的舆论风波,网友们纷纷表示无法容忍。
越被伤害,反而越会认同施暴者,对其产生情感依恋—— 这种人身上往往有着很强的“救世主情结”,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助人情结”。
“救世主情结”是一种过度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倾向
它与我们平时所定义的“助人行为”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后者是在对方真的需要帮助时,或明确表达了求助需求后,力所能及地提供帮助;而前者是自己幻想和模拟对方正在遭受苦难,立志要救对方于水深火热之中。拥有救世主情结的人,会特别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去做自认为对“对方好”的事情,甚至觉得自己是上天注定的救世主,有“只有我才能拯救他”“我是唯一能让对方变好的人”的想法。
比如上述新闻中的女孩,明明被男孩伤害得很深,男孩入狱也并不是在受苦,是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而已,女孩却幻想男孩正在受苦,想撤回诉讼。
在恋爱关系中还有一种很常见的情况是,女方有此情结,想要去改变男方在自己眼里不完美的地方,像睡懒觉、不爱收拾家务等等,认为自己是为“对方好”。但男方认为自己不需要改变,也不想被过度干涉,而女方竭尽全力去改变他,由此导致原本不大的问题被夸大,双方都感到筋疲力尽。
这种情结也常出现在友情、家庭关系、工作场合中。比如,明知朋友只借钱不还钱,还是反复借钱给朋友;亲戚为找工作烦恼,你因为帮不上忙而心怀愧疚,甚至将对方找工作不顺归咎于自己没有人脉资源;同事要你替他加班,你明明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完,还是答应……
如果上述状态和你符合,那你有可能就有此情结。
一个人为什么想要成为救世主?
● 体会自我价值
通过扮演救世主去“拯救”别人来体会自己的价值,这种模式可能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比如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和肯定,或经历过创伤事件,所以他们更加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会试图通过帮助别人、不断付出来得到认可,而来自他人的认可会使他们的自我感觉更良好,为了维持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们会不断重复这种模式。
因为在自我价值方面极度依赖他人,有救世主情结者通常也认为自己有责任让他人摆脱困难或痛苦,甚至觉得这就是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哪怕是需要自己单方面的情感透支,仍然也会去做,甚至会主动去寻找那些需要被自己“拯救”的人。
● 不自知的控制欲
救世主行为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种不自知的控制欲,即不管别人需不需要帮助,不管别人反应如何,只想让对方按照自己说的做,以达到自认为“为你好”的理想效果。这从根本上来讲已经不是真正的助人了,而是一种控制,想要在关系中占据上风。
这种控制不仅在恋爱关系中常见,在亲子关系中也很常见。许多家长的内心都有以下这些想法:“为了孩子,再苦再累都值得!”“只要我付出得够多,孩子就不用再吃我吃过的苦!”“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就该什么都听我的!”
父母一旦有了“救世主情结”,控制孩子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去长大,就会给孩子带来强烈的压迫感。他们的动机虽然是好的,但却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不关注孩子的真实想法,甚至有意压制,得到的结果通常会与自身的期望相差甚远。
● 放下心里的“结”
我们不否认“救世主情结”中存在真实的助人动机,但单方面的、自以为是的付出,会使关系中双方的界限和感受都得不到尊重,造成关系的破裂、自身的过劳、内心充满失望等。只有放下这种情结,才能获得心灵上的自由。
● 反思内心动机
发现自己有救世主情结的倾向时,你需要反思的是:
对方真的需要你的帮助吗?你是否尊重了他人的意愿?你想要帮助别人,是出于真正的同理心和关心吗?你是否认为别人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当对方拒绝你的帮助后,你为什么还要坚持?对方拒绝后,你最担心的是对方的感受还是自己的感受?被拒绝,你为什么会感到失望,甚至产生怨恨的情绪?
意识到行为背后的动机,保持觉察的意识,而不只是放任被强迫性的渴望所驱使,会有效减少你去“拯救”别人的行动。
● 清晰边界意识
你不必为了帮助别人而牺牲自己,也不必去做一些超过你能力范围的事。
对于他人的苦难,你要保持一种旁观的态度,当确实有必要时,你可以提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帮助,并在适当的时候撤退。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第一责任人,都有权利去经历自己的人生课题,并体验随之而来的痛苦,要给自己和对方都留一些空间。
并且你要明白,别人的生活中不是只有你一个支持者,不要把自己放在“唯一”的位置上,认为自己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拯救对方不是你的责任。
● 优先照顾自己的需求
将满足自己的需求作为优先事项,能提升你的自我价值感和自尊。优先照顾自己的需求,会让你意识到自己也很重要,别人的认可不应该是你唯一的关注点。
你要经常询问自己“当下我想要什么”,如果条件允许,就满足自己。
长远来看,你还要学会优先照顾自己的身心健康,找到让自己快乐和满足的事物,从中汲取爱、价值、激情和创造力。
你的价值并不取决于你对别人的帮助和付出,而是取决于你对自我的接纳、认同与重视。
当你将自己的需求放在首位后,你会发现周围人也没因为你的“自私”而变得糟糕,反而也因此共享了你的幸福和快乐。从现在开始,停止过多关注别人,将注意力转向你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