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有限时,您如何谦让更好?

时间:2024-10-09

“温良恭俭让”,出自孔子《论语·学而》,意为温和、良善、恭敬、节制、谦让,是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准则。其中,谦让一直被中国人视作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心理品质,是规范个体行为的重要品格。我国自古就广为流传着“孔融让梨”等谦让典故,许多中国人自幼就生活在一种提倡谦让的文化背景中。弘扬谦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友善”,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头脑中的疑问:

面临资源有限时,您如何谦让更好?让心理科学研究告诉您。

近期拟发表在国外某心理学类SSCI期刊上的一项实证研究,把谦让定义为个体主动克制自身优势并尊重他人优先权,谦虚地推辞与退让,把好处或方便先给他人的亲社会行为。该研究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把谦让设置在包含两人的共同消费活动场景中,深入考察了谦让的亲社会效益,即感知谦让程度对人际信任与合作水平的影响及其背后的心理机制。

● 具体实验程序:

首先,作为被试的大学生需要完成测量其对新认识朋友信任水平的“信任博弈”任务,以及合作水平的“公共物品博弈”任务。

实验一:在信任博弈中,被试可以从0~1代币中选择一个数额对新认识的朋友进行投资,新认识的朋友将得到被试投资数额的三倍作为收益。例如,被试投资新朋友10代币,对方将获得30代币,并可以从0-30个代币中选择任意金额返还给被试。被试投资数额越大,表明其越信任新朋友。

实验二:在公共物品博弈中,被试和新认识的朋友每人要从0-100代币中选择1个数额发送给研究者,研究者将把他们二人发送数额的总和乘以1.5后平均分给他们。例如,被试贡献100代币,新认识的朋友贡献100代币,研究者将分给他们每人150代币。被试选择贡献的代币数额越大,表明其对新朋友的合作水平越高。

其次,在阅读完不同的共同消费场景、不同感知谦让程度的文字信息后,被试再次进行信任博弈和公共物品博弈以测量其对新认识朋友的人际信任与合作水平。

● 以买奶茶为例:

你和一位刚认识的朋友一起去买奶茶,碰巧遇到商家在做抽奖活动,你们幸运地被选中,可以获得两杯奶茶作为礼品。奶茶一人一杯,不能共享。因为去得晚,店员告诉你们,只剩最后两杯奶茶了,这两杯奶茶略有不同:一份是优质奶茶,另一份是普通奶茶,这两杯奶茶口味相同,口味指奶茶为抹茶奶茶、珍珠奶茶等。你和新朋友都看到了这两杯奶茶,也都清楚它们质量不同。因为新朋友碰巧站得离店员更近,所以店员问她要选哪杯奶茶。此时,她对你说:

第一种,未表达偏好的谦让:

你先选吧。优质奶茶和普通奶茶,我都可以。

第二种,表达偏好的谦让:

你先选吧。我喜欢喝优质奶茶,不过,我都可以。

第三种,表达厌恶的谦让:

你先选吧。我不喜欢喝普通奶茶,不过,我都可以。

第四种,不谦让:

那我就选优质奶茶了。

最后,被试需回答一系列测量其真实感受的问题,如感知谦让程度和对互动伙伴的喜爱程度。

科学的答案:

使他人越充分地感受到您的谦让,他人将越喜欢您,并越愿意选择信任您且与您合作。

◆ 具体实验结果:

被试对高感知谦让程度的互动伙伴的信任和合作水平最高。即当被试感知互动伙伴谦让程度较高时,他们便倾向于在随后的信任博弈中对对方进行更多投资以及在公共物品博弈中贡献出更多资源。

与此同时,被试对互动伙伴的喜爱程度是其愿意信任互动伙伴并与其合作的内在动力。即被试感知互动伙伴的谦让程度越高,越喜欢互动伙伴,对互动伙伴的人际信任与合作水平就越高。

◆ 具体可能原因:

第一,来自互动伙伴的线索信息(如善意)是影响个体人际信任及合作行为的关键。因为善意让个体确信对方不会伤害自己且会保护自己的利益,因而愿意信任对方,并倾向于与对方合作。在本研究中,个体感知到未表达偏好的谦让者的友善动机,便更倾向于选择信任对方,预测对方与自己合作的可能性最高,因而更倾向于与对方合作。

第二,积极情绪会促使个体根据以往经验,进行快速、自动的直觉加工,迅速作出决定。喜欢等积极情绪体验的产生,通常表明外界或他人行为是安全、可预测的,从而有效促进人际信任,并助推合作行为的产生。

综上可知,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广泛弘扬谦让,且提倡在表达谦让的同时可以不表明自身偏好,更有利于助推人际信任与合作行为,从而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