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高度2023-03-09 人这一辈子,就是一场不断向上攀登的修行。提升自己的高度,方能翻山越岭,立于群峰之巅。善是德行的高度孟子讲: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善良,是生命之根基,是德行的至高点。生而为人,最可贵的品质就是存善心,行善事。京剧泰斗梅兰芳先生,在绘画上造诣很高。有一天,某家小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艺人梅兰芳卖画。其实是有人借他之名卖画赚钱。起初,他打算揪出冒名的人,为自己讨回公道。但看到盗版画作时,他发现对方画功不俗,四处打听后得知,卖画人是个落魄书生,为养家糊口才出此下策。梅兰芳于心不忍,不仅放弃追究对方冒名的罪过,还接济了对方。对方见他如此好心,深感惭愧,主动撤掉了“梅兰芳”的招牌。旁人也对他心生钦佩,称赞他为人善良,宽厚仁德。古... 与人相处:观其已然,悟其必然,顺其自然2023-03-09 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人与人相互连接。有连接,就容易有摩擦,有恩怨。相处是一门学问,和别人交往,是每个人都要修行的课题。赵玉平老师说,与人相处的智慧可以浓缩为“观其已然,悟其必然,顺其自然”。从过往中识别人心,从人性中看出必然,从时间里看清缘分。看清因果,保持边界,来之不拒,去之不留,才是与人相处的最高境界。观其已然。春秋时期,齐桓公在管仲的帮助下,成为一代霸主。几十年后,管仲病重。齐桓公前去探望,并向他询问国事。管仲说:“易牙、竖貂、开方这三个人不能信任。”齐桓公不解。他问道:他们爱我胜过爱他们的家人,父母死了也不回去奔丧,怎么不值得信任呢?管仲说,一个人连自己的至亲都不爱,又怎么会真心爱国君呢?管仲病重不治,... 人生觉醒2023-03-09 《瓦尔登湖》中,有这样一句话:日出未必意味着光明,太阳也无非是一颗晨星而已,只有在我们醒着时,才是真正的破晓。成长不代表成熟,觉醒才带来蜕变。岁月如居,人生海海,有人浑浑噩噩,始终囿于生活的纷繁。有人却以生活为炼厂,在世事中洗净铅华,淬出一份难得的清醒。他们生活自律,社交自觉,内心自洽,将日子过得活色生香。生活自律。知乎有这样一则提问:“不自律的人生,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有个回答直戳人心:“被命运反复羞辱,却毫无还手之力。”很多时候,并非生活刻意刁难,是我们一次次选择了放纵,以至于到头来,只能对现实心余力绌。微博上有位网友,记录了自己一天的生活:早起打算看书,困意难当便又眯了会儿,结果再睁眼已十一点,看书计划泡... 一个人不快乐的根源:想的太多2023-03-02 王阳明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凡事不破不立人活一世,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应该突破的,也是自己。自强者胜,自胜者强。一个人的强大,从停止胡思乱想开始。不要多想专注于眼前的事情。曾国藩说过:“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这16字,道尽了人生最好的状态:对过去释怀,对将来坦然,对现在尽心致胜。汉宣帝时,长信少府夏侯胜因反对皇帝升格“庙乐”而被群臣弹劾,而丞相长史黄霸仰慕夏侯胜的学识,不肯在弹劾书上签名,也被一同举报。皇帝一时气急,将两人都打入了死牢。在狱中,黄霸趁此机会向夏侯胜请教《尚书》。夏侯胜苦笑道:“咱俩即将赴死,读经有何用呢?”黄霸正色回答道:“孔子有言,‘朝闻道,夕可死矣。’当下学有所... 收敛自己2023-03-02 《警世通言》里说:“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便宜不可占尽,聪明不可用尽。”经历越多,越觉得,人活一世似乎谁都逃不过这个定律:一旦走到极端就会生出祸端。气球太大会爆,杯子太满会溢,做人太狂会倒,不加以控制的人生,终究会是一场灾难。走过半生才明白: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不是放纵,而是学会控制。人生真正的醒悟,从“收敛自己”开始。收敛脾气,收获福气。国外有句谚语说的很对:一怒之下踢石头,只会痛着脚指头。遇事太过情绪化的人,往往过不好这一生。真正厉害的人,都能够稳定情绪,不仅让他人感到相处舒服,自己的人生也掌控的足够舒心。字节创始人张一鸣在业界一直以没脾气著称,连下属都从没见过他生气。其实公司经营状况不断的那两年,他也曾屡屡... 一半一半2023-03-02 莫言在《檀香刑》里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十全十美。”花开则谢,月满必缺,十全十美之后,紧接着的是凋零与缺憾。所以老祖宗的智慧常讲一个“半”字。清代的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看懂了这个“半”字,就能品出人生的真味。友谊:一半是牵挂,一半是忘记清代诗人厉鹗《赠友人》一诗中写道:相见亦无事,别后常忆君。朋友不一定要经常联系,但肯定不会忘记对方。偶尔想起对方,心中还是会泛起一丝丝的牵挂。无事时的互相惦记,才是朋友的真正标准。有些人,虽然也叫朋友,但是惯于趋炎附势,捧高踩低。你以为他是崖畔一枝花,其... 年少偏爱多巴胺,中年才懂内啡肽2023-03-02 前阵子,我去大西北转了一圈,发现一个现象。西北地区的牧羊人,通常手上都会带着一块盐巴。盐巴是食草动物的必需品。牧羊人知道,只要他手上拿着这块盐巴,就能诱惑这群羊,让它们永远不会跑。盐巴是牧羊人的统治武器,也是囚禁羊群一生的秘密。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东西,像这块盐巴一样,让人沉沦,又束缚其中。打一把游戏,刷一会短视频,看一部电视剧,都能让你瞬间感觉很爽。但是时间长了,你就会陷入浑浑噩噩、迷茫空虚的境地。其实,这些上瘾性行为的背后,都是因为一种人体激素——多巴胺。多巴胺是最廉价的毒药。它能让我们毫不费力地感受快乐,也能拉扯着我们不断下沉。真正长远的快乐来自内啡肽。它需要我们克服意志,经历痛苦,才能享受到踏实的愉悦。... 《狂飙》:人这辈子最大的失败,是败给了自己的情绪2023-02-23 《狂飙》结束后,一切都已尘埃落定。京海的黑恶势力,以及背后的保护伞被连根拔除,所有的反派也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我又重刷了一遍剧情,从这些反派的悲剧人生里,发现他们身上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情绪易失控。他们这辈子,不是败给了对手,不是输给了气运,而是败给了自己的情绪。徐江,败给了暴躁《菜根谭》里写道:“躁性者火炽,遇物则焚。”性情暴躁易怒的人,就像一个行走的炸药桶。稍不顺心,就会被点燃心中的怒火。冲动者,还会做出伤人伤己的事情,酿成难以挽回的后果。《狂飙》里的徐江,就是这样一个暴躁、凶狠的人物。他有一个宝贝儿子,徐雷,在电鱼时不小心触电溺水身亡。但徐江却固执地认为,自己的儿子一定是死于谋杀。当得知竞争对手白江波曾雇凶... 与自己治愈才是人生最好的治愈2023-02-23 作家连岳先生曾说:“25岁以后,就不要再怪原生家庭了。”许多人认为原生家庭是一个人的宿命,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但原生家庭只是一个人前半生的宿命,最终决定你能走多远、能过什么样生活的,从来就是你自己。正如《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的主人公塔拉。她生于噩梦般的原生家庭,却通过教育完成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自我救赎。“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出自《圣经·诗篇》,原句是“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这句话有两种阐释,一种是“逃离”,一种是“寻找”。既是逃离原生家庭,也是寻找真正的自我。不管原生家庭带给你多么可怕的负面影响,你都能摆脱旧的自我,塑造新的自我。这世上从来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在美国爱达荷州的巴克峰,有一个信仰极端的摩门教家庭... 如果生活太无趣,就去看看《绿山墙的安妮》2023-02-23 1906年,71岁的马克·吐温卧病在床,垂头丧气,萎靡不振。这天,他随手翻阅一本书,却不想这一看便如痴如醉,废寝忘食。一口气读完后,马克·吐温竟像孩子般激动地不知所措,立刻给作者写了封信,表达自己的崇拜之情。这本书不是什么名人巨作,而是一本刚出版不久的童话小说——《绿山墙的安妮》,讲述的是11岁女孩安妮的成长经历。安妮满脸雀斑,一头红发,爱幻想,总闯祸,却被马克·吐温大赞为爱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儿童形象。”她是个孤儿,却在苦闷压抑又极度贫穷的生活中,活成了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安妮仿佛会魔法,总能把无聊透顶的日子过得生趣盎然。她好似一枚小太阳,照亮自己,温暖别人,感染了后世无数读者。如果觉得生活没意思,不妨去看看《绿山... 惊人的“吸引力法则”: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更好的别人2023-02-23 人们常说:你是谁,就会遇见谁。其实无论遇见谁,发生什么事,看似是命中注定的,实则一切都取决于你自己。“吸引力法则”告诉我们:每个人遇到的人和事,都是自己身上的特质吸引而来的。只有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更好的别人。同频的人,才会相互吸引。《道德经·第二十三章》中说:“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有德的人,会遇到同样品性高尚的人;失德的人,会吸引同等品性卑劣的人。梅兰芳和齐白石,都是历史上的大师。一个是京剧大碗,一个是书画大家。初到京城时,梅兰芳已经家喻户晓了,而齐白石还没有什么名气。在一次展览中,梅兰芳看到了齐白石的作品,被他的才华吸引。两人不知不觉的交流起来,发现性情相投,于是成为至交。后来,梅兰芳更是拜齐白石为师... 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期待低、少索取、有距离2022-12-20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人际交往中,再好的朋友,也时有矛盾与摩擦;再亲密的恋人,也常有失望与争吵。遇到的人多了,经历的事多了,方才发现:与人相处,唯有掌握好分寸,关系才能长长久久。人与人之间最舒服的关系,莫过于:期待低、少索取、有距离。期待低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满心欢喜地和朋友分享日常,大半天没有等来回复,却看见他在朋友圈给别人点赞;替请假的同事加了一晚上班,以为他会感激零涕,结果对方只关心你代他完成的工作有没有做好;生病了,希望能得到伴侣的细心照料,却发现对方选择视而不见。很多时候,我们的失望和烦恼,都源于对别人期望太高电视剧《亲爱的自己》中,主人公李思雨是一名非常有上进心的销... 杨绛:当你看淡一切,生活就会越来越顺2022-12-20 《中国文化报》有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如此崇敬杨绛先生?有个网友的回答最令人印象深刻:我们敬重杨绛先生,不仅因为她的文学造诣,更因为她淡泊豁达的处世大智。她,历经一个世纪的沉浮沧桑,却始终以轻盈的姿态来承担生命的沉重,以不争的品格从容自处。人生智慧,在于眉目舒展、通透自然,在于举重若轻、淡看浮华。看淡身外之物,无欲则心轻。18世纪,法国哲学家狄德罗,因为偶然得到一件华贵的睡袍,而发觉家里的旧家具与之不配。于是,他决定把旧物一件件换新。然而,随着一件件新物的搬入,呆在奢华家里的他,却蓦然发现:他一点都不开心,反而因此荒废了主业。他居然被一件睡袍而“绑架”了。这就是著名的“狄德罗效应”。故事中的狄德罗,是不是像极了生...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人的情绪传染2022-12-20 Facebook曾对69万名用户进行了一项情绪实验。他们把用户分为两组,为第一组用户推送积极内容,为第二组用户推送消极内容。之后,他们跟踪记录用户们当天发表的图文。结果显示:被推送了快乐内容的用户,发布的图文也带有积极的情绪;而接收到沮丧内容的用户,发布的图文则消极悲观。这个现象,恰如心理学家罗纳德·波德尔所说的:“情绪,可以像流感病毒那样传播,传递给密切接触者。”人是环境动物,易受磁场影响。当外界的情绪弥漫开来,我们会迅速将其内化为自己的心情。这种情绪传染,有时候比病毒传播更快更可怕。情绪病毒,有“人传人”的迹象。毕淑敏在小说《花冠病毒》中,描写过一场可怕的瘟疫。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席卷了1000万人口的燕市。起初,在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