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快乐的大人

时间:2024-04-19

最近看到一条视频,被很多网友称为“让坚强如雄鹰般的女人都落泪了”
一个女孩在29岁生日的时候,收到了爸爸录的祝福视频。
爸爸问她:你现在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大人”了,但你是不是一个快乐的大人呢?
图片
她把一家人都照顾得很好,安排爸爸的体检,帮助妹妹学习,给妈妈买保险,绝对是一个成熟、懂事的“大人”。
但是爸爸却心疼她的成熟,心疼她因为成熟而丢失了快乐。
“你的积木呢,你的油画呢,你的小说呢,你的吉他呢,那些让你开心的东西,为什么消失了?”
一个快要30岁的人,爸爸关心的不是你结没结婚,不是你是否事业有成,他甚至希望你别那么要强,希望你松弛一点,希望你拥有快乐的能力。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视频,在各大平台上点赞超30万,引发无数网友共鸣,大家纷纷表示看哭了。
图片
在这个充满压力的现代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在为成为“合格的大人”而不懈努力,没有人告诉你要快乐,甚至包括你自己。
明明已经很累了,却苛责自己“还不够努力”;
明明内心痛苦不堪,却否定自己“至于吗?就这点事情”;
明明无数次想换个新的环境,却要求自己“现实点,三思而后行”;
在这些无声的战役中,我们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情绪稳定、学会了权衡利弊,却忘了问自己一声“你快乐吗
“人到中年,我不快乐”
我有一个朋友,她非常努力,也取得了很多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30岁,凭借自己努力在老家全款买房。
在公司也爬到了中高层的位置,还一直在努力学习、考证,想要更上一层楼。
然而在她作为“优秀职场人”的背后,是只有她自己知道的失眠与焦虑。
她紧绷着神经、憋着股气,暗暗叮嘱自己“等通过司法考试后,再好好休息下。”
可当她真的通过了司法考试,想要好好放松一下时,她却猛然发现,自己根本不会放松。
图片
吃顿大餐,她会觉得有负罪感,又贵又长胖。
刷会视频,她会觉得非常难受,无聊,好像在浪费生命。
出去旅游,她又觉得不就是山山水水的,没什么意思。
在家里休息睡觉,她又无法中断脑子里的胡思乱想。
“我必须在事业有所成就后才能快乐”或者“只有家庭和睦,孩子成功,我才配享受快乐”。
这种以条件为前提的快乐观念,似乎是我们从小都被灌输的观点。
而当你没有完成这些“快乐的前置条件”时,是没资格快乐的。
这些前置条件:
是15岁时的“好成绩”,因为父母会告诉你“成绩太差,怎么好意思想着玩?”。
是25岁时的“好工作”,因为社会会教育你“这个年纪不要贪图享乐,该努力拼搏。”。
在35岁时的“好家庭”,因为你会告诉你自己“我现在什么都没有,有什么资格开心。”。
我们为了追求“快乐的资格”,不断打压真实的自己。
但是,真正的快乐,一定是拥有了多少才“配得”吗?
“简单的、快乐的中年人”
最近看到这样一组视频,那些普通又不起眼的瞬间,却那么快乐,那么自如。
一个快递小哥,在送完最后一个快递后,在小区门外哼着小曲,旋转跳跃。
当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快乐?
他说:今天下班啦,明天就是元旦,祝你元旦快乐!
就是这么简单,因为今天下班了,就是最大的快乐。
图片
无独有偶,有一位大叔下班的路上,也蹦蹦跳跳的下班回家。
图片
还有一位大叔,迎面看到一个女孩蹦蹦跳跳的,下一秒也开始跳起来。
图片
要说“快乐的资格”,在很多人眼里,他们恐怕都没有。
但是他们的快乐,却是掩盖不住的。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似乎掌握了某种神秘的力量,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一份从容与欢愉。
他们的快乐并非源自外界的赏赐,而是来自于对生活的松弛感与内心的平和。
很多不快乐的中年人,就是在对生活的恐慌、焦虑中,丢失了内在的从容与快乐。
图片
苏苏是一位看似拥有一切的中年女性,事业有成,家庭美满。
然而,每当夜幕降临,孤独的灵魂无处遁形,她的心中涌起一种莫名的空虚和不安。
多年来,苏苏用一种近乎苛刻的方式驱策自己——每一个成就背后,都伴随着自我批评和质疑。
“你能做得更好”,这句话成了她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阴影。
在这种无形的压力下,她即便达到了某些成就,也很难开心起来。
因为她永远觉得“我还不够努力”,“我还可以做得更好”。
跟幻想中的那个“超人”相比,真实的她,永远是差劲的,不配快乐的。
这也是让很多中年人不快乐的原因——来自对自己的苛刻差评,对完美的追求,和对“不够完美”的恐惧。
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每个人都变成了自己最严厉的裁判,每一次的成就都被自己严苛地审视,每一次的失误都被放大。
久而久之,这种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转化为了一种生活的常态,快乐越来越遥不可及。
图片
其次,当一个人与真实的自己是分离的,当她无法与自己建立链接时,她的快乐能力就这样丧失了。
它始于我们为了适应成人世界的规则和期待,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试图在职场上取得成功,在家庭中扮演好每一个角色。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心灵慢慢变得僵硬,对生活中的美好变得迟钝。
每一次的成功之后,我们只是短暂地沉浸在喜悦中,然后迅速投入到下一个目标的追求中,忘记了享受当下的幸福。
快乐的门槛似乎越来越高,而我们的心,却越来越难以触及那份纯粹的、无条件的快乐。
这种逐渐失去快乐的过程,实际上是我们内心深处对生活的认知和态度的转变。

图片

我们从欣赏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变成了不断追求更多、更好,却忘记了生活的真谛在于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达成和拥有。
快乐,这个似乎简单的情感,却因为我们的忽视和误解,变得遥不可及。
“比起优秀,更希望你做个快乐的大人”
前几天朋友跟我说,她在出地铁时看到阳光的那一瞬间,感觉好快乐啊。
之前假期出游,孩子突然说要拿自己的零花钱给她买个手表,也让她瞬间内心幸福感满满。
其实生活中,随处都有快乐,只要你学会感受、发现。
然后,你就会看到幸福就在你勇于面对挑战的瞬间;
在你将逆境视为成长的瞬间;
在你愿意打开心扉跟人建立联系的瞬间;
在你好好晒晒太阳、浪费时间的瞬间;
在你对自己坦诚的瞬间……
那么,如何才能找回那把失落已久的快乐钥匙?
答案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那就是学会对自己温柔一些。
图片
具体有以下3个方法:
一、享受“白日梦”
在心理学上,白日梦是一种有积极意味的“心理叙事”。
在白日梦空间,你只要通过想象,就能感受到解压、放松和舒适。
这可以帮助你从焦虑中摆脱出来,获得片刻休息,并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些不费劲的事情上。
但对很多中年人来说,已经很久没有做过、或享受过白日梦了。
因为大部分中年人会在白日梦刚要出现的时候,就不自觉地压制住它。
“现实点”;
“一大把年纪,还天天幻想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其实白日梦是很好的“情绪缓解剂”,还包含很多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期待,与对生命的创造力等。
你可以给自己安排一场“白日梦”,通过写作、绘画或任何其他形式的创造性活动来把梦中的东西给描摹出来,这个过程能带给你很多快乐,也能让你避免被幻想吞没。
图片
二、摆出“高能量姿势”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社会心理学家埃米·卡迪对非语言行为的影响力有专门研究。
她发现,人的身体动作和情绪有着直接关系,肢体语言对人的大脑和心理有重大影响——改变姿势可以改变人内分泌脑神经的状态。
比如:像“神奇女侠”一样,以一个自信、扩展崭新的姿势站着,或摆出“葫芦侠”叉腰的姿势,可以增加体内“优势激素”睾丸素浓度,同时降低压力荷尔蒙皮质醇浓度,对人的情绪、思维和状态都会产生正面影响。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