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抑郁症遇上更年期

时间:2024-04-23

去年九月份,小袁的母亲因为偏头痛严重,去了一趟医院。

医生检查不出任何器质性问题,建议阿姨去精神科诊断一下。

小袁的母亲拒绝了。

“我就是偏头痛,吃点止疼药就好了!看什么精神科!我又不是疯子!”

只有小袁知道,妈妈的问题可能不仅仅出现在身体上。

几年前,大姨突然去世给妈妈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从那以后她经常一个人坐在漆黑的屋子里发呆。

一开灯,她就会抱怨:“刺眼”、“头痛”、“恶心”。

从前爱干净,爱打扮的妈妈,有时候甚至会忘记洗脸、忘记刷牙。

被小袁提及,她才会抱怨自己两句:“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了。”

为了让妈妈去做检查,小袁又哭又闹,又哄又求,熬了两个多月,母亲终于松口。

检查结果让小袁的担心成为了现实:中度抑郁

图片

确实,比起年轻人的接受能力,“抑郁”一词,在中老年群体当中,似乎更难被触达。

又因为身体机能的衰退,“抑郁”的症状很容易跟其他慢性病纠缠在一起,被掩盖掉。

可事实上,“抑郁”,正成为很多中老年人人生的一道坎。

它不论贫富贵贱,可能随机降临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如何预防?如何避免?或许他们的故事,可以给到我们一些答案。

是什么,触发了中老年人的抑郁?

@曹林,退休,理工科大学教授

“生而无望的感觉,让我感到焦虑。”

退休以后,我被确诊了高血压和糖尿病。

我去医院,看到那些重症的糖尿病人挤在狭小的病房里,哀嚎连天,感觉自己透不过气。

不仅如此,很多人还有各种并发症,身体状况特别差。

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一生,有一种生而无望的感觉。

那段时间,我睡不着觉,觉得活着没意思。

我想着与其这么活着,还不如死了算了。

就是这个想法,吓坏了我夫人,去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患上了抑郁症。

图片

@乙辰,中年,媒体人

“生活的重担,让我彻底崩溃了。”

那是我人生中的至暗时刻。

先是我父亲去世了。

还没能从悲痛中走出来,工作又遇到了挫折。

我一下子就撑不住了。

但我想,我还有家要养,我还必须要赚钱,我怎么能倒下呢?

我想和病情作斗争,我觉得依靠我自己的力量也能克服,所以我拒绝吃药。

当时,我的情况很严重,所以被强制住院。

护士会盯着我看我吃药,看着我的喉结滚动。

但是等到她走了,我就会跑进厕所,把药吐出来。

内心总是觉得羞耻的,觉得抑郁症是弱者得的病,始终不愿意承认。

图片

@陈雪,中年,资深助产士

“我知道产妇所经历的一切,但我还是没能躲过去。”

我知道女性在“抑郁”这件事情上所面临的风险。

生理期、围产期、更年期这些女性特有的生理阶段,很容易引发激素的波动。

我的日常工作就是给女性们普及生理和心理变化的知识,帮助她们克服困难。

可是在我自己怀孕期间,还是没能躲过抑郁。

那种无助的感觉,没有经历过的人,真的很难理解。

觉得自己孤立无援,觉得身边的世界都变得灰暗;

觉得自己没有价值,觉得一切都是徒劳。

生了孩子以后,母乳喂养、昼夜颠倒、家庭关系的变化、职场变动……

全是压力,还都集中到了一起。

我经常想,抑郁可能是一种保护,让我不用去面对复杂的生活。

图片

以上3位是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的主人公,他们的困境,相信每一个步入中年的朋友都深有体会。

而抑郁并不是突然发生的,在某些时刻,其实早有预兆。

抑郁,是自我耗竭的一种调整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跟我聊天,说不知道为什么,每个阶段总有每个阶段的“不幸福”。

以前她做着朝九晚五的工作,觉得无聊,总觉得跳槽就会快乐。

后来去了一家创业公司做副总,收入翻了两倍,又觉得辛苦,还是不幸福;

那时候她想,或许结婚了,生了孩子就会幸福。

如今结婚了,生了二胎,可她的职业又遇到了瓶颈。

想跳槽,却不敢跳槽了:“没办法啊,要养娃。”

她说自己过得很辛苦,但又说“谁不是这么辛苦呢?中年人,不都是这样的吗?”

图片

是啊,中年人是社会的坚实支柱。

既要关照年迈的父母,又要呵护成长中的孩子。

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年纪,承载着不为人知的重压与疲惫。

当工作的压力与亲人的变故突然来袭,那些平日里默默承受的重负,可能会在一瞬间如洪水般倾泻而出。

在《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还有不少同样承受着生活压力的中年抑郁者。

比如,早年辍学的王向荣,背井离乡在东莞工厂打工。

勤勤恳恳,从不抱怨,却依然因为生存压力患上抑郁症;

还有资深编辑周墨西,产后抑郁,又要照顾刚出生的孩子,又要平衡工作和生活;

多重压力让她喘不过气。

有人说,中年人嘛,就是应该承担一切的年纪。

我们接受这样的思维定式,却也为这样的想法感到不甘。

如果能够随性自在地生活,谁又想承受这么多的压力呢?

正是这样的拧巴和内耗,加重了我们的心理负担,最终成为抑郁的触发因素。

图片

还有一点,是丧失感和心理落差带来的影响。

曾看到过一个帖子,一个孙女讲述自己姥姥姥爷的生活:

“姥姥姥爷不会玩手机,只能简单的和家人视频…总想让她们白天有意思一些别那么无聊,买了这种简单的拼图,姥姥还能玩,姥爷不爱玩,有脑血栓嫌费脑子…

还买过叠木棍那种游戏、也玩不太好。

有时候带他们出去溜达,除此之外没别的了,老年人真的很孤独……“

还有一位北京刚刚退休的失独妈妈,在北京市老年心理服务热线中表达了她的孤独感:

“老伴去世以后,我每天都觉得起床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家里半点人气都没有,这种空虚让我窒息……”

离退休后的失落感、身边人的离世、对死亡、疾病的恐惧情绪、缺乏子女关怀、社交活动的孤独感等等……

老年朋友要承受的负面情绪太多,太多了。

谁不曾年轻过?谁不曾精彩过?谁又不曾拥抱过生活中的惊喜和挑战呢?

只不过,我们老了。

很多东西,就离我们而去了。

这些缺失,像一道道无形的伤口,让我们的心灵愈发脆弱。

图片

所以,抑郁不是我们的错,只不过在某个时间,我们不得已遇上了它。

与其将它当做羞于启齿的敌人,倒不如向张进记者说的那样去想:

“抑郁的本质,是一种对于耗竭的一种自我调整。”

身体累了,需要休息;心灵累了,也需要休息。

如果患上了抑郁症,那就让心灵休息休息吧。

如何走出阴霾,重拾阳光?

心灵的疲惫只是暂时的。

它就像一株需要休息的植物,只要我们给予它足够的关爱和呵护,它总会重新焕发生机。

面对抑郁,我们可以尝试以下三个方法,让心灵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首先,学会放下心中的重担,让心灵轻装上阵。

有时候,我们背负了太多的过去,无论是遗憾、痛苦还是不满,亦或是对家庭的责任,这些情感都像沉重的包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为了释放这些情感,我们可以尝试写心情日记,将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倾诉于纸上。

图片

文字有着独特的治愈力量,它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绪,将内心的混乱转化为有序的文字。

此外,绘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通过画笔,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画布上,用色彩和线条来表达内心的世界。

当你看到自己的作品时,你会发现自己已经释放了一部分内心的压力。

其次,给自己创造一个宁静的空间,让心灵得以安放。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渴望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

这个空间可以是温馨的书房或者舒适的卧室,也可以是任何一个你能掌控的角落。

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可以远离外界的喧嚣和纷扰,专注于自己的内心。

图片

你可以在这个空间里摆放一些喜欢的装饰品,如鲜花、绿植或者艺术品,让环境更加温馨和宜人。

然后,你可以断掉一切联系,在这个空间里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

跳舞、唱歌、刷剧、看电影,或者做一顿美食,只为自己。

放松的时候,找一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来,闭上眼睛,深呼吸,感受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最后,是找到能够理解自己的人。

2011年10月25日,毛爱珍挚爱的儿子因为抑郁症去世。

毛爱珍怎么也想不通,那个阳光开朗、活泼聪明的儿子,为什么会被抑郁症打败呢?

为了了解抑郁症,她将自己的伤痛变成了行动力。

又是出钱、又是出精力,把周围的各种力量组织起来,了解抑郁症知识、普及抑郁症知识。

最终,她还组建了一个互助团体,专门帮助那些患上抑郁症的人,以此来告慰儿子。

图片

我们都渴望被理解,被关怀。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当抑郁的阴影笼罩心头时,找到可以信赖的朋友和亲人,就像找到了一个温暖的避风港。

而在婚姻里,越是有关系的滋养和支持,越能够减少抑郁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