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夫妻冲突哪里来?2024-11-29 为什么这样厌烦地回怼我?这天,预约来访的是一对50岁左右的夫妻。丈夫郑先生文质彬彬,妻子郝女士秀外慧中。看得出,两个人感情很好。这对夫妻遇到了怎样的心理困扰呢?寒暄之后,郑先生先开口了:“我们感情很好。可是,最近却为一件小事闹得很不愉快,我发了脾气。是这样的,她开了一家门店,自己做老板。那天傍晚下班后我去店里找她,正好她临时外出。但是,店门开着,里面有个陌生的男孩子,十六七岁的样子。我想起来她说过的,最近有个男孩子,没上学,也没打工,有事没事总去她店里。应该就是这个孩子。为这事我说过,最好不要让这样一个孩子总来店里,她也答应了。没想到今天她居然让这孩子一个人待在店里,也太大意了。“时间不长她回来了,我们聊了会,说笑... 会“玩”的人,更幸福2024-11-22 下班后,和同事一道回家,路上他问我:“黄金周到了,你有什么安排吗?”我说我要去旅行,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的行程都安排好了,然后反问他的假期计划,没想到他一脸羡慕地看着我,叹了口气,说:“我没什么计划。”我说:“难得放假,好好休息也是不错的选择。”他却说:“可是我不想休息,我也想出去玩。”随后他坦言,他觉得自己的生活非常无趣,到了周末和假期,别人都在旅行、徒步、看展、玩密室逃脱、玩剧本杀,而自己基本不出门,只会待在家里刷短视频。看起来这也是娱乐,实际上他一点也不觉得有趣,只是用来打发时间而已。“我嘴上总说着想出去玩,但其实我根本不会玩,不知道该玩什么。”不会玩这件事,其实困扰他许久了,他希望能够变成一个会玩的人。什么... “糖友”管好小情绪,是控糖的关键2024-11-22 我们这里所说的“糖友”指的是糖尿病患者,患上了糖尿病,血糖升高或者降低,都会影响您的情绪,情绪问题如影随形。我们要认识到:糖尿病是长期存在且不断变化的,它不仅会影响您自己,还会影响与您共同生活的每一个人。对于糖尿病带来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应该要有所准备,并及时自我调整,以帮助您维持良好的心境和积极的应对心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那么,患上糖尿病会有哪些常见负性情绪?糖尿病与负性情绪有着怎样的关系?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调适方法策略有哪些呢?得了糖尿病会有哪些常见负性情绪?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慢性病在发病的初期往往没有不适症状或者只有轻微的症状,随着近些年来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健... 面对校园冲突,家长如何避免暴力升级?2024-11-22 近日,男子掌掴5岁幼童推倒老人事件引发关注:一男子鲁某某因当天上午其儿子在幼儿园与同班男童争抢玩具时被对方戳破头皮,到对方家中讨要说法。其间,鲁某某情绪激动,用手击打该男童面部,致其仰面倒地,同时,冲突中推倒男童祖父致其腿部骨折。孩子与同学冲突受伤,作为家长情绪激动无可厚非,但从“讨说法”演变为一起暴力事件实属不该。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面对孩子的校园冲突,从来不乏更合理的解决方案,这篇文章就分享给各位家长朋友们参详一二。孩子在外面被“欺负”了,父母该如何应对?就像新闻事件中的打人男子一样,听到孩子被打伤,当然会感到伤心和愤怒,这些情绪都会写在父母脸上。但如果父母对事情反应过度,情绪过于激动,会让孩子感到过于的恐... “休息赤字”时代,如何学会有效休息?2024-11-22 《深度休息》一书对135个国家18000人的研究发现:2/3的人觉得没有得到足够的休息,希望得到更多的休息。故而该书第一部分的标题就叫“休息赤字”,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无论成年人还是未成年人,在不同的国度,人们正处于“休息赤字”时代,那我们要如何学会有效休息呢?不妨一起看看心理学研究怎么说。到底什么是休息?有人认为,休息就是学习和工作的对立面,远离学习和工作就是休息。因此,人们很期待周末和假期,非工作日就是通往美好时光的门户。但有些人在周末和假期忙于聚会、家务、运动、照顾孩子……结果比工作日更累。那到底什么是休息?基于心理学家和脑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如何学习》一书把休息分成三类:第一类休息是放松,比如小憩、听音乐;第二类休息... 精神疾病与法律:保护个人合法权益2024-11-15 几个典型案例案例1田老一辈子勤勤恳恳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尽管老伴去世已多年,但他成功地培养了子女,使他们都立业成才,因此受到大家的敬重和爱戴。近年来,随着年龄增长,田老记忆力下降,经常丢三落四,子女因工作又不能时刻陪伴,就给田老雇了保姆照顾生活。宁静的生活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打破了,田老不幸离世,子女帮田老料理完后事后,突然接到法院传票,一份遗嘱将田老所有财产留给了保姆,子女们百思不得其解,但白纸黑字的遗嘱确实是田老所写……案例2大李的弟弟小李,从小智力水平较低,大家戏称“二李”,父母千娇万宠,家产都顾着小李,又给小李找了媳妇照顾生活,大李失落之下到外地打拼。后父母过世,大李一直认为弟弟有弟媳照顾,又有父母留下... 成人多动症,你知道吗?2024-11-15 诊室中的小王最近失眠、抑郁了,因此前来寻求帮助。他就职于一家公司做销售快一年了,刚开始工作时很受领导的欣赏,热情、爱说话、爱跑外勤能招来客户,而且聪明点子多,虽然自己经常做不到,但如果领导采纳了则可取得好效果。随着业务的开展他却越来越沮丧,甚至最近面临被警告要辞退的境地。因为他在与客户签约和做表单时会接二连三地犯错,不能字斟句酌地写合同,丢字漏字的小错很常见,填表格粗心,最近因写错了小数点给公司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因为拖拉不能如期完成合约,还把客户的文件弄丢了,被客户投诉甚至取消订单……小王平时专心看文件不能超过半小时,开会容易走神,在办公室里连续待两个小时就要找理由出去转一圈。即使制订好了计划,却难以实施,... 惊恐发作的针灸疗愈之道2024-11-15 35岁的蔡女士是一名公交车售票员,她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耐心为每位乘客提供服务而闻名,多次受到乘客的表扬,被集团评为优秀员工。然而,某天她在家休息时突然感到心慌、胸闷、呼吸困难,甚至感觉自己快要昏厥过去。家人紧急拨打了急救电话,将她送往医院。在急诊科,医生进行初步检查并给予了必要的治疗,但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并未显示心肌梗死迹象。急诊科医生也只能说多休息,多观察,暂时无法用药干预。但医生也提到,曾经有一位患者,和蔡女士情况类似,后来查明是焦虑障碍,医生建议蔡女士也可以去精神心理科看看。尽管蔡女士起初并未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焦虑障碍,但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类似的发作再次发生,让她备受折磨,无法正常入睡,白天工作时也感到不安。... 远离校园霸凌:家长的办法2024-11-15 邯郸校园霸凌事件是一起令人震惊的悲剧,受害者王同学长期遭受三名同学的霸凌,最终导致他不幸身亡,这件事情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校园霸凌是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问题,其严重程度逐渐加剧。在邯郸校园事件中,王同学长期遭受霸凌,引发了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也引起了我们很多反思。为什么学校和家长没有发现这一情况,或者说没有充分重视呢?如果在事情发生的早期及时介入,有效干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家长如何去做,才能帮助孩子远离校园霸凌呢?如何避免孩子霸凌别人● 家长要以身示范,不要打骂孩子,也不要忽视孩子在外面欺负别人孩子的,很可能是在家里被打骂很多的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打骂孩子,孩子压抑的情绪没地方释放,他就很容易在... 健身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2024-11-08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已经远远超出了物质层面,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成为许多人关心的问题。健身作为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够塑造强健的体魄,更对心理健康产生深远的影响。健身促进心理健康● 内啡肽的释放身体锻炼时,大脑会释放内啡肽,这是一种天然的镇痛剂和快乐激素。根据《运动医学与科学》杂志上的一篇研究,内啡肽能够减轻疼痛感,提升情绪,甚至有助于缓解抑郁和焦虑的症状。这种化学物质的释放是锻炼后感到愉悦和满足感的主要原因。● 改善睡眠质量规律的锻炼已被证明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定期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减少入睡所需的时间,增加深度睡眠的时长。良好的睡眠对于心理... 孩子多动,家长能做些什么?2024-11-08 Q老师,您好!我家女儿8岁,上二年级,早上着急送她上学,但她早饭一口能嚼10分钟,磨磨唧唧的样子让人感觉她非常不想去上学,在学校老师也反映孩子做事情拖拉,不用心,经常丢三落四,上课发呆,小动作很多,课间操也不好好做,和同学玩耍容易发脾气。晚上我和她爸爸会辅导孩子功课,智商应该没问题,只是容易走神,需要经常拉她回神,问她在想什么,她说自己什么也没想,但不知道自己怎么就没听见我们讲话。去医院看医生,说是多动症,我们非常苦恼于孩子现在的情况,毕竟还有好多年的求学路,她现在就这样,以后更痛苦,但不知道该怎么帮助她,希望能得到您的帮助!求助的辉辉A辉辉,您好!谢谢您的信任,根据信中所说,孩子已在医院被诊断为多动症,目前主要存在做... 如何继续爱你,我的爱人2024-11-08 从一往情深到无话可说小美和小林是大学同学,十九年前他们在大学的迎新活动中一见钟情,相恋六年后在家人的祝福下如愿结婚。婚后他们像很多年轻人一样一边打拼事业,一边经营自己的小家、养育可爱的孩子。可最近这几年,不知道是工作太忙压力太大,能用在关注彼此的时间变少了,还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太久太熟悉,抑或是生活的琐碎会让感情变得平淡,小美发现面对曾经无话不谈的爱人,现在除了与孩子相关的事情两个人几乎无话可说,每天微信上发给彼此最多的信息不是取件码,就是当天是否加班是否按时回家吃饭……他们几乎不争吵,生活有序而平静,在别人眼里他们是让人羡慕的神仙伴侣,可在很多辗转难眠的深夜里,小美感觉有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让她不再确信小林... 不恰当的安慰,伤害加倍 —— 如何进行“有效安慰”?2024-11-08 最近,朋友M问我,他是不是特别不会安慰人,并给我看了自己和B的聊天记录。B:“我最近压力好大啊,特别焦虑,感觉已经到了崩溃边缘了。工作一地鸡毛,生活乱七八糟,钱赚不到,对象也找不到,过年回家被爸妈好一顿数落,我是不是特别失败?这样浑浑噩噩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思呢……”M:“?”看完后,我就明白M为什么会问“我是不是不会安慰人”这个问题了—— 他看起来确实不会。我问M,是不是不想安慰B,所以才这么敷衍。M说不是,其实自己很想安慰B,但苦于不知道如何安慰,又怕自己说错话,就只回复了一个问号,但自那以后,B就没再跟自己说过话了。我又问M,如果自己是B,看到这个问号,会有什么想法?M想了想,说:“可能会气个半死吧。”安慰的本质是传递关心,... 资源有限时,您如何谦让更好?2024-11-01 “温良恭俭让”,出自孔子《论语·学而》,意为温和、良善、恭敬、节制、谦让,是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准则。其中,谦让一直被中国人视作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心理品质,是规范个体行为的重要品格。我国自古就广为流传着“孔融让梨”等谦让典故,许多中国人自幼就生活在一种提倡谦让的文化背景中。弘扬谦让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友善”,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头脑中的疑问:面临资源有限时,您如何谦让更好?让心理科学研究告诉您。近期拟发表在国外某心理学类SSCI期刊上的一项实证研究,把谦让定义为个体主动克制自身优势并尊重他人优先权,谦虚地推辞与退让,把好处或方便先给他人的亲社会行为。该研究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把谦让设置在包含两人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