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障碍 ——老年人残疾的“陷阱”

时间:2024-12-19

“年龄大了,胳膊腿不中用了,脑子也变慢了!”

“我好像记不住事情,越来越笨了!”

“和我说话能不能慢一点儿?说太快我理解不了啊!”

我们身边有不少老年朋友们,会有上面这样的抱怨。的确,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注意力、记忆力、理解能力、语言能力、计算能力以及执行功能会比年轻的时候减退。有一部分老年人,减退得非常明显,使日常生活受到了影响,发展到不会照顾自己的生活,不认识熟悉的亲友,找不到回家的路,那就很可能是患上了认知障碍。如果亲友发现老年人有上述表现,一定要带这位老年人前往医院就诊,接受专业医生的检查和治疗。

认知障碍:导致老年残疾的不可忽视原因

认知障碍也被称为认知功能减退,或者老年期痴呆,较为常见的类型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

由于“痴”和“呆”从文字含义上看,与“傻”和“蠢”是近义词,因此为了减少对这类患者的歧视,降低患者及亲友的病耻感,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以及老百姓,倾向于使用认知障碍这个名词。认知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是导致老年人群残疾和照护依赖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认知障碍严重程度的增加,患者会出现抑郁、焦虑、攻击性、妄想等精神行为症状,并容易出现骨折、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进一步加重照护者的照料负担和压力,也因此带来更大的社会负担和经济负担。

在认知障碍的治疗领域,传统的药物治疗,如安理申、美金刚等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延缓认知障碍的发展,但无法治愈该疾病。近期新上市的单克隆抗体可以清除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但没有足够证据表明该类药物可以阻止疾病进展,且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副作用。而针对认知障碍的心理康复这一非药物治疗策略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成为当前时代背景下的研究热点和主要发展方向。开展认知障碍的心理康复,需要同时兼顾患者和照护者。


针对认知障碍患者的心理康复方法

对于患者,可以开展认知促进治疗,该技术也被翻译为认知刺激治疗,以团体活动或集体讨论的形式开展,通过组织患者进行肢体活动、声音和食物训练、实事讨论、数字和金钱游戏、词汇联想及游戏、定向力训练、手工制作等活动,改善患者的情绪、认知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已被引入中国并进行了临床验证。认知促进治疗开展的理论依据是“用进废退”。其含义是心理活动可以激发患者新的学习功能,协助建立新的神经通路,从而改善其认知功能。需注意以下原则:

 训练时注意根据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选择合适的训练内容,确保患者经过努力才能完成,但要注意不能过于困难导致患者不能完成,进而感到沮丧。

 要注意发挥患者的最大潜能,鼓励患者产生新的观点、想法和联想。

 尽量采用隐含的学习策略,不要让患者觉察到他们是在训练,而是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到活动的乐趣;

 关注患者表达的喜怒哀乐等情感含义,尽量避免与其讨论那些他们记不清楚的事实;

 提供帮助回忆和集中注意力的触发和提示,借助照片、图片、音乐、物品以及食品等,提供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以及味觉等多重感官刺激,使参与者集中注意力到活动中,并以此引导患者展开讨论;

 充分尊重患者的看法、观点以及信仰,帮助他们保持尊严,建立良好的关系,尽可能让所有参与治疗的成员均参与和融入到治疗中。

除了认知促进治疗,其他康复策略包括对患者进行认知康复和认知功能训练。其中认知康复是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比如进食、服药和洗漱等进行训练,从而维持和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保持和促进患者的独立性。认知功能训练,即是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注意力、记忆力、理解力、执行功能、语言等方面进行系统地训练。可以借助计算机化的训练形式,基于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进行不同难易程度的训练,提升训练效果。

认知障碍照护者的心理支持

对于照护者,应当开展照护者支持,帮助照护者为患者提供照料。照护者支持可以通过开展健康教育、组织患者家属讨论或联谊会,帮助照护者理解认知功能减退的相关知识,掌握日常照料技巧,学会精神行为症状的应对技巧,从而降低照护者的压力,提高照护者和患者本身的生活质量。应当让照护者理解,患者出现的异常精神行为症状,比如不爱洗澡、猜忌怀疑、昼夜颠倒、攻击行为等,不是他们人品恶劣故意为之,而是患者生病了,需要治疗和照护。在理解疾病的基本知识基础上,帮助照护者掌握常用的照料技巧。这些技巧包括:

 例行公事,保持事情常规化,即给患者安排固定的日程或生活节奏,尽量避免环境变化以免造成患者的不安情绪;

 保持事情简单化,与患者进行简单且有效的沟通,不用安排复杂的活动或任务;

 鼓励患者独立性,如果患者可以完成吃饭、穿衣、上厕所或者洗澡等日常生活活动,尽量让患者独立完成,或给与最小程度的必要协助;

 注意患者的仪表和穿着,给患者穿干净整洁的衣服,帮助患者进行简单的梳理打扮,让患者拥有良好的精神面貌;避免与患者产生争执或矛盾,比如当患者误解照护者而发脾气时,不要与之争吵,可以暂时离开让患者恢复冷静;

 保持照护者的幽默感,让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情,开心快乐地生活;注意保证患者在家中的安全,家中物品摆放稳妥,避免随地摆放,防止患者在家中跌倒或从高处跌落;

 保持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营养和锻炼,避免营养不良或肥胖,维持患者的身体健康。更多针对患者精神行为问题,如不爱洗澡、攻击性、迷路、抑郁等的应对技巧,可以查阅《帮助照护者提供照料知识要点宣传画册》等相关科普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