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垮你的,可能是累积的“微压力”2024-10-09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生活明明很平静,没有大风大浪,却感觉身心疲惫,肩上仿佛扛着一座无形的山。”“只要有独处的时间就只想躺着,对什么事都不感兴趣,什么也不想干。”“没有特别不顺心的事,情绪却总是一触即发,一点就着。”这些莫名其妙的疲惫、消极、易怒,到底是从何而来的?这或许和我们身上不断累积的“微压力”有关。什么是“微压力”?压力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了,那么微压力是什么呢?它和压力之间,有什么不同呢?研究者认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作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很难被察觉到的力量—— 微压力,是一种慢性压力源。我们平时所说的压力,基本都是容易分辨的压力,来源于明显的大事件,比如重大考试、毕业答辩、被裁员、负债等等,而微压力并不容... ASMR能哄你睡觉吗?2024-09-25 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多梦早醒……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工作、生活压力出现睡眠障碍问题。与此同时,网络及社交媒体上一些美妙悦耳的“触发音”—— ASMR视频逐渐开始成为这类人群的睡眠“搭子”,有人甚至不听就睡不着,一听就犯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聊聊,神奇的ASMR是怎么哄你睡觉的。令人上头的ASMR究竟是什么?敲击杯子或键盘、摩擦纸张、可乐开瓶冒气,甚至和颜料、刮墙漆、修驴蹄……视频中这些奇奇怪怪的声音竟然在某种程度上给人以舒适放松感,让人直呼“解压”,这些视频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ASMR视频。ASMR的全名是自发性知觉经络反应(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是指人体通过视、听、触、嗅等感知上的刺激,在颅内、头皮、... 洞悉人性,进退自如—— 《繁花》中的爷叔与宝总2024-09-25 电视剧《繁花》讲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上海滩的爷叔与宝总这对师徒,以和平饭店为公司基地,在股票、外贸、服装、饭店等领域投资,二者精诚合作、密切配合,掀起一段荡气回肠的沪上商战风云。诚信乃立身之本1987年,拥有青春奋斗梦想的阿宝找到爷爷的朋友爷叔,想让他帮助自己做外贸。爷叔没有立刻答应他,而是要经过一番考察后才决定收阿宝为徒。爷叔让阿宝找到一个地方租一个房间。阿宝找到了和平饭店,在爷叔的一次次否定后,最终选中了一套英式套房,这便是二者办公的实地场所了。爷叔要求阿宝借六千元,限定一天时间,如果借不到,那这租了一天的套房钱,八十美金加两包“中华”的成本就没有了。好在阿宝的兄弟陶陶大力支持,让他得以如期借到。当爷叔看他准时... 为何知道,却做不到2024-09-25 您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明明知道什么是对的,怎样做比较好,却依旧没有办法很好地做好事情。正如很多人所说的“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我们知道烟酒对身体有害,可还是忍不住地抽烟喝酒;知道熬夜对身体有很多的危害,却照旧在深夜里刷着手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矛盾呢?让我带您从心理学的视角来探究这一问题。为什么会“知道做不到”?1原来,“知”“情”本就不同步如果对某件事在情感层面很积极,但在认识层面反对这件事,若个体认同了认知的选择,那么行为可能被压抑。例如,一个孩子看到商店里好吃的零食,他特别想要,但是当问妈妈的时候,妈妈却拒绝了孩子的要求,孩子恋恋不舍地看着那包零食,手却在背后扭捏,无法伸向他想要的零食。认知... 按下“师生冲突”的暂停键2024-09-20 初二的班主任李老师在监督晚自习的时候,班里有一位女生一直在说笑,李老师多次提醒,女生却没有停止。李老师无奈将女生叫到教室外面,批评了两句,女生点头答应不再说笑,李老师就让她回到了座位上。没想到,才过了10分钟,女生又开始了说笑,李老师有些生气,叫她坐到讲台上去,不要影响周围的同学。女生在讲台上没有笑,而是时常制造些噪音,敲桌子,还晃脚。李老师忍无可忍,叫女生来办公室,结果李老师说一句,她就顶回来一句。李老师:“你为什么要笑?”女生:“觉得好笑呗。”李老师:“晚自习大家都在学习,你怎么不学?你这样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女生:“我成绩差,学不学都一样。至于其他人,关我什么事?”李老师:“作为一名学生,要遵守学校的基本规则... 寻找迷失的自我 —— 观《封神:朝歌风云》2024-09-20 《封神:朝歌风云》是一部由乌尔善执导的奇幻古装电影,讲述了商王殷寿与狐妖妲己勾结,暴虐无道,引发天谴,姬发由崇拜殷寿到反出朝歌的故事。迷失自我之表现商王殷寿迷失了自我。他对熏天权利无尽追逐,被“心魔”所困扰,心理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与障碍,被一些负性情绪如嫉妒、恐惧、愤怒等所纠缠,乃至不惜利用狐妖妲己的法术弑父杀兄,做出有违人伦的事情。他长期以来对质子进行精神控制,面对一群质子,“慷慨激昂”吼道:“你们是我的儿子!是我最勇敢的儿子!要做我最勇敢的儿子!”如此慷慨陈词的鼓动,其实质是对质子尤其是苏全孝进行精神控制,让苏全孝威胁亲生父亲。部分质子也迷失了自我,接受商王殷寿的精神控制。殷寿带着冷笑、贬低的神情说:“你们的父... 信念固着:坚持自己想坚持的2024-09-20 什么是信念固着?信念固着指的是一旦人们对某个事物形成了坚定信念,尤其是建立了一套支持这一信念的理论体系,他们就很难改变这种看法,即使面对相反的证据和信息,他们也通常会选择无视。例如:一旦我们确信一个被指控的人犯了罪,或者我们钟爱的某一只股票的市值一定会有所上升,那么,我们就会为维护我们的解释而回击各种挑战。信念固着VS人际交往当前我们处于互联网时代,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信息。而“八卦、吃瓜”等字眼也逐渐流行于我们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我们会根据一些片面的、甚至于本就不正确的“事实”建立起我们对于某件事或者某个人的看法,并且一旦这种观念形成,即使后续有证据表明事实并非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我们依然会对这个人或这件事情持有“有色... 穿出你的苗条来2024-09-20 夏天快要到了,又到了“显示身材”的时候了。除了少吃多动,穿对衣服算得上是最快的“瘦身”方法了。科学研究发现,只要穿对了衣服,你就能轻轻松松“减重”10%。到底穿什么样的衣服最合适呢?先说答案:深色的衣服和横条纹衣服(没错是横条纹,不是竖条纹)。接下来,我们从颜色和条纹两个方面分别说一说。深色都显瘦,黑色更显瘦无论是穿搭建议还是我们的日常经验都会告诉我们,穿深色的衣服显瘦。深色真的能显瘦吗?辛杜等(2021)发表在《心理学报》上的一篇研究就证实了这一点。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生成了两组穿不同颜色衣服的人的图片,一组身材比较纤细,另一组比较丰满,然后让31位女性对图片上的人从吸引力、身材胖瘦等几个维度进行打分(评委全... 因宠知爱:浅谈宠物对心理健康的影响2024-09-13 古往今来,人类与爱宠的故事不胜枚举。从15000多年前的原始部落开始有猎犬巡守,到如今“铲屎官”“吸猫、吸狗”在年轻人中广为流行,宠物已然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客观来看,除了导盲犬、搜救犬等少数宠物可以为人提供实际帮助,大多数宠物进入人们生活还是因为它们带来的情感价值。有不少研究显示,养宠物与人的身心健康状态紧密相关,但这种关系复杂多元、利弊共生。宠物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以萌趣添欢乐2023年《中国宠物健康消费白皮书》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人养宠物主要是为了增添生活情趣,比例超过64%。宠物凭着或是可爱的外表或是有趣的行为,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欢乐。特别是对现代人而言,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紧,很... 拥有“看见”他人的能力2024-09-13 青春期,孩子有很强的隐私意识,和父母说了一遍又一遍,“进我房门要敲门,不要翻我抽屉里的东西”。可父母就像完全没有听见一样,依旧随便进出孩子的房间,乱翻东西。妻子工作不顺,想和丈夫倾诉一下,丈夫根本没耐心听,直接说:“你要不辞职算了。”三个好友聚会,说好12点见面,距离最远的你准时到了,连午饭也没有吃,其他两位却姗姗来迟,并且都吃过午饭。你说自己没有吃午饭,他们也没太在意,只说了一句“一会儿你点些吃的”……以上这些场景,你熟悉吗?如果你是那个孩子、那位妻子或者那位准时赴约的人,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觉得自己不被尊重、不被重视,或者感觉自己不被爱。这些负面体验带给你一种“不被看见”的感觉。虽然看起来这些事情都不是什么大事... 读懂自己的“无聊”2024-09-13 你经常觉得无聊吗?感到无聊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很多人会通过刷手机短视频的方式来消除无聊感。可结果往往是,无聊的感受并没有被刷手机消除,反而在各种信息的刺激下感到越来越空虚,越来越无聊。他们不甘心地丢下手机,但此时心中无聊的缺口已经非常大了,总觉得还是要做点什么才能结束这一天,于是又开始熬夜。心理学研究发现,无聊是诸多成瘾行为的触发情境之一,使人陷入上瘾的恶性循环之中。生活中,几乎人人都会感到无聊,遭受过无聊的折磨,但有些人掉进了恶性循环,有些人则没有。那么,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我们该怎样读懂自己的无聊,继而解决它呢?认识“无聊”什么是无聊?林俊杰在《无聊》一歌中这样唱道:“没事做就会无聊,没有地方动手动脚……这... 当父母给予太多爱是否有害?探讨家庭过度溺爱对子女心理的影响2024-09-05 当父母给予太多爱是否有害?探讨家庭过度溺爱对子女心理的影响。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起点,父母的爱和教育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当父母过度溺爱子女时,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不利的后果。根据皮亚杰和斯金纳的理论,家庭过度溺爱可能导致子女缺乏自主性和自律性,因为他们从小没有学会自己处理问题和面对挑战。同时,阿尔伯特·班杜拉和费斯汀格指出,过度溺爱可能使子女缺乏适应压力和挫折的能力,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可以解释家庭过度溺爱对子女心理的影响。如果孩子在家庭中得到过多的关注和满足,可能导致其缺乏自我成就感和自我实现的动力,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埃里克森的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家庭过... 每天学点心理学:为什么人们会产生抑郁情绪2024-09-05 抑郁情绪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严重影响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和日常功能。在心理学领域,有许多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会产生抑郁情绪。以下将结合斯金纳、皮亚杰、弗洛伊德、班杜拉等大师的理论,探讨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 斯金纳认为,人类的行为是被外部的环境因素塑造的。抑郁情绪可能源于个体所处环境的压力和挑战,例如工作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当个体无法有效地适应这些压力时,就会产生抑郁情绪。 皮亚杰强调了个体在认知和心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个体在求知和成长中遭遇挫折或受挫,就可能导致自我认知上的困扰和负面情绪,从而引发抑郁情绪。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内心冲突和潜意识的压抑会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抑郁... 人类思维的黑匣子:谁是我们的真正主宰?2024-09-05 人类思维的复杂性是心理学领域一直致力于探索的问题。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再到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不同心理学大师对思维的影响力和主导力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但究竟是什么主导了我们的思维过程呢?是内在的潜意识欲望,是外在的环境刺激,还是我们内心的自我与他人之间的互动?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思维受到潜意识的驱动,我们的决策和行为常常受到潜意识欲望和内心冲突的影响。而皮亚杰则认为,人类的思维能力是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逐渐发展的,认知结构和认知能力在不同阶段有着重要的影响。罗杰斯则强调了人类内在的自我概念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受到自我概念的塑造和发展。在现代心理学中,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