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辅导
事务通知
事务通知
动态新闻
咨询须知
心理百科
咨询流派
咨询案例
心理辅导站
心理辅导站
心理协会
心理协会
教职工心理
关于我们
35岁之后,请给自己松绑
2023-06-15
席慕蓉说:总是觉得,自己像个华丽的木偶,背后总有无数银丝,操纵着我的一言一行。没有自由。有的,只有那无止境的束缚。人到了一定年纪,日子总是兵荒马乱,神经也变得紧绷,焦虑内耗不断加剧。那些无处不在的压力和负担,就如同绳索一般,牢牢捆住你的手脚。学会为生活减压,给自己松绑,才能挣脱困境,腾出双手,拥抱生活。给情绪松绑,不焦虑。《塔木德》里说,一张弓,如果一直紧绷着,即使是钢做的,也会失去弹力。人若总处在烦躁不安中,焦虑的情绪就会捆住自己,让你失去活力。国家卫健委曾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目前我国焦虑障碍的患病率高达4.98%,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数字只升不降。尤其在35岁以后,面对工作与生活的高压,人很难不被焦虑裹挟。我...
与人相处的最高境界
2023-06-15
富兰克林说:傻瓜的心,在嘴里;聪明人的嘴,在心里。人与人交往,其实就是一个修口修心的过程。凡事不争,学会闭嘴,才是与人相处的最高境界。跟父母不争口舌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或许都经历过与父母意见不合的时刻:你说点外卖是因为简单方便,他们说不如自己做的饭干净卫生;你说看会儿手机是为了放松心情,他们说再不注意早晚要熬坏眼睛;你说生活没必要那么节省,他们说没经历过苦日子的你啥也不懂……这些事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常常会成为引发争吵的导火索。当你想转变父母老旧的观念时,一不小心,好言相劝就会变成针锋相对。《礼记》中有言:“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真正的孝顺,从不是让父母按照我们的意志生活,而是不再争论,照顾好他们的心情。...
永远不要帮助 别人欺负自己
2023-06-15
心理咨询师黄启团曾说:“任何一段糟糕的关系,其中都有你的一份功劳。因为我们在无意识中教会了别人如何对待自己。”你卑微讨好,会换来得寸进尺;你付出太满,只会换来别人的轻视。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所以记得,永远不要帮别人欺负自己。没有你的允许就没人能伤害你。豆瓣上有个名为“讨好型人格治疗所”的小组,里面八万多个小组成员,都是被“不好意思”害惨了的人。明明自己的信用卡还没还清,却还大方借钱给朋友,宁愿省吃俭用也不好意思向朋友讨要;周末本想好好休息,却抹不下脸拒绝同事的聚会请求,一整天下来身心俱疲。成人世界有个残酷的相处规则:你越有讨好别人的意识,越是容易被人看轻。没有底线地接受,并不会为你带来和谐的人际关系,反而...
《人类群星闪耀时》:当你看过历史高光时刻,就不会为眼前黑暗所困顿
2023-06-08
茨威格说:“历史是真正的诗人和戏剧家,任何一个作家都别想超越它。”作为最好的传记作家之一,茨威格在写作生涯中记录了人类历史上一个个璀璨时刻。而他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就是收录了14篇历史特写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书里的人物,或是被命运无情嘲弄,与成功擦肩而过;或是咬着牙披荆斩棘,完成了毕生所愿。无论成败,他们都像闪耀的星星一样,照亮了岁月长河的某个瞬间。如果你正遭逢黑暗,身处迷茫,不妨看看这些群星闪耀时刻。当你读懂了历史高光背后的苦与乐、悲和喜,就不会再为眼前的一片漆黑而困顿。本事再大也驾驭不了命运无常。书中,茨威格提到了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中的失败。1913年,欧洲各国组成反法联盟,将法兰西第一皇帝拿破仑,驱逐到了地中海。...
一个人越来越好,从改变自己的磁场开始
2023-06-08
文化名人马家辉,小时候被称为“衰仔”。追女孩会当众出丑,跟人打扑克从没赢过,还常常莫名其妙受伤。周围的人都笑他运气差,他也自认天生倒霉,做什么事都畏手畏脚,甚至患上了严重的恐高症。无数个灰暗的日子里,他靠阅读排解寂寞,尤其爱读名人传记。读得多了,他发现,了不起的大人物也免不了会走霉运。但他们从不自暴自弃,而是凭借自信与乐观,将坏事扭转成好事。他恍然大悟:原来运气是可以改变的,一个人相信什么,就能遇见什么。从那以后,人家再叫他“衰仔”,他总是置之一笑。他还大胆去尝试喜欢的写作,相信自己迟早会被好运眷顾。大二那年,他顺利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刚一毕业,他又当上了知名媒体的专栏作家。成名之后,他还转型做了节目主持人,一...
苏轼用《记承天寺夜游》写尽一生: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2023-06-08
你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那篇经典课文《记承天寺夜游》吗?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正脱衣服打算睡觉的时候,一缕月光照耀了下来。他本欲就寝,怎奈被这美好的月光唤起了雅兴。他情不自禁地披上外衣,推开篱门,一路漫步到了承天寺。当他走进承天寺的时候,发现好朋友张怀民也没有入睡。于是二人在院中闲庭漫步,谈诗论赋。此时银白色的月光轻洒在庭院里,院中竹影斑驳,看上去如水藻般纵横交错。兴致所至,苏轼提笔写下了这篇文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年少的时候初...
莫言:人越清醒越简单
2023-06-08
莫言曾在一次演讲中说:维持人类生命最基本的物质是空气、阳光、食物和水,其他的都是奢侈品。一个人活着,其实所需甚少,要的太多必遭欲望反噬,想得太多必使身心俱疲。成长是做加法,成熟却是做减法。人生最难的清醒,便是告别复杂,回归简单。精简圈子,专注自我成长。人在年轻时,总想着能游遍五湖四海,结识各路好友。年纪大了就会渐渐懂得,二三知己,胜过万千泛泛之交。1988年,莫言和余华一同就读于北师大作家研究生班,并且同住一宿舍。当时莫言在文坛刚刚崭露头角,常有各种应酬和邀约。有次莫言参加一个饭局,刚一落座,旁边的人就都围过来,一边叫着“莫老师”,一边递上名片介绍自己。为了不失礼,莫言含笑接过,强迫自己与他们寒暄,尽管之前从未见过这...
一个人焦虑的本质,把控不住自己的节奏
2023-06-01
最近,微博上有个话题引发了热议:“年龄带给你的是焦虑还是勇气?”评论区一句:“最大的焦虑是年龄大了还和年轻时一样穷!”瞬间戳中大家的痛点。说到年龄焦虑,我们或多或少都觉得被点名了。养家糊口的焦虑,肥胖脱发的焦虑,害怕35岁以后找不到工作的焦虑,似乎总有一款适合你。正如某位作家所说:“你的年龄,应该成为你生命的勋章,而不是伤感的理由。人生一站有一站的风景,一岁有一岁的味道。”其实,年龄本身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你内心是否富足,有应对生活的底气。年龄焦虑的背后其实是急于过标配的人生美国心理学家伯尼斯·钮加藤曾提出一个概念叫“社会时钟”。通俗一点就是我们常说的:“什么年龄要做什么事。”年龄仿佛是一把标尺,到对应的时间你就应该...
庄子的三条鱼,每一条都值得细嚼
2023-06-01
庄子可能是最喜欢鱼的哲学家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他将生活中的大智慧,写进了三条鱼的故事里。读明白了,人也就活的通透了。北冥之鱼。庄子的第一条鱼,叫鲲,是北冥之鱼。《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北冥有条很大的鱼叫鲲,它能化作大鹏鸟,乘着六月的风,飞去南冥。虽然能遨游九天之上,瞬息千里,比在榆枋混吃等死的蜩与学鸠强多了,但庄子依然认为它不自由。因为,和能御风而行的列子一样,它仍然要依赖于风。没有风,它就飞不起来。站在风口,谁都能飞起来。这样的自由,靠的是外物。财富,权势,名声,能让你获得一定程度的自由,但是这些东西终究...
人民日报:最舒服的关系,都要丢掉这6种东西
2023-06-01
最近豆瓣有个“社交能力复健小组”很火,里面都是遭遇社交困扰的人。有人抱怨自己不会说话,无意间就把人得罪了。有人吐槽身边人仿佛都很薄情,自己感受不到一点温暖。确实,生活中有大半的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无论你是谁,拥有何等成就和地位,都无法避免与人打交道。好的关系能使人活得舒心、愉悦,反之则会使人生活凌乱不堪。今天,给大家带来人民日报分享过的社交小建议。学会丢掉这6样东西,你就能建立舒服的人际关系。丢掉过度敏感。生活中,你属于这样的人吗?朋友没有及时回复你的消息,你就猜想关系出现了问题;同事聚会没有叫你,就怀疑自己得罪了他们;上司批评了你几句,就觉得是对方针对自己。其实,你脑海中的忐忑不安,不过都是自我编织的假象。与...
节约能量
2023-06-01
财经作家托尼·施瓦茨说: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消耗能量。一个人身上的总能量是有限的。你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分心,就会消耗你的能量,让你越活越累。学会为自己减负,把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上,你才能管理好自己的人生。成年人最清醒的活法,就是懂得节约自己的能量。减少社交,节约时间。自媒体博主@凌小麦讲过自己的经历。以前凌小麦很爱社交,总希望能够结交更多的人。每当圈内有同行间的活动或聚会,她都非常踊跃地参加,几乎从不缺席。她整天沉浸在觥筹交错中,遇到人就殷勤地走过去,然后递上自己的名片。结果一段时间下来,她不仅没有收获什么人脉,反倒把自己原本的工作给耽搁了。反思斟酌后,她退出了聚会,把心思...
把心情照顾好,比什么都重要
2023-05-25
常言道: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然而,生活又哪能尽如意呢?此刻没烦恼,不代表下一刻不会有失望。世事本就无常,与其强求诸事顺心圆满,不如想开、看开、放开。看过一则关于歌唱家帕瓦罗蒂的故事,觉得很有意思。在帕瓦罗蒂三十岁那年初夏,他应邀到法国里昂参加一个演唱会。那天晚上,他就住在歌剧院附近的一家小旅馆。由于旅途劳累,帕瓦罗蒂感到很疲倦,决定早点休息,可他刚躺下没久久,隔壁房间就传来了阵阵婴儿的啼哭声。帕瓦罗蒂用被子蒙住了头,但那哭声却颇具穿透力,不断在他耳旁萦绕。这让帕瓦罗蒂十分苦恼,他只好披着被子起床在地上散步,祈祷着孩子的哭声赶紧停止。结果那孩子不仅没有停止的意思,还越哭越大声。无奈之下,帕瓦罗蒂索性把孩...
永远不要在工作上消耗自己
2023-05-25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年轻时,曾就职于一家叫塔特尔的公司。工作的前两年,他只是负责处理公司的一些业务杂事和文书。跟他一起进公司的同事唉声叹气,嫌弃薪水低、没价值,没有一点精气神,浑浑噩噩地度日子。但洛克菲勒却不一样。他每天上班时,都会认真听前辈们如何讨论问题、制定计划、做出决策。因为公司业务中经常涉及到谈判,所以他尽最大努力去学习一些谈判技巧。洛克菲勒回忆说,这一段职业生涯,对他的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艾米·瑞斯尼斯曾把工作态度分为三种:把工作当差事、把工作当职业、把工作当使命。不同的工作态度,决定了你会抵达不同的高度。把工作当差事,当成一种折磨,只会不断地消耗自己。把工作视为修行,当成砥砺石...
你看到了什么,就会想到什么
2023-05-25
有人问南开大学的齐善鸿教授:什么是命运?齐教授回答说:眼睛所及之处,即是命运的支点。若你眼里尽是苦和难,日子只会滑向更糟糕的境地。相反,目之所及皆是美好、皆是机会,生活也会峰回路转。这就是命运的奇特之处:你看到什么,就会发生什么。盯人缺点,不见闪光卡耐基将与人相处,比喻为“挖沙子”如果你想要挖出一盎司的金子,就要挖出成吨的沙子。可是你在挖掘的时候,关注的焦点是什么?你只是想得到一盎司的金子,并不想要那成吨的沙子,但你不能嫌弃这些沙子,因为金子就藏在其中。每个人都是一座宝库,只看人的缺点,就看不见人家身上的光点。曹德旺刚到山兜农场干活时,认识了两个同事——老吴和小林。老吴是个上海小伙,没事就爱搞文娱活动,还经常闹出和...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506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5
/
37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