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乐起航|守望青春,相伴成长——会计学院寝室长心理助人专题培训会

时间:2025-11-17

守望青春,相伴成长

——会计学院寝室长心理助人专题培训会


寝室,是大学生活中最基本的单元,也是我们停留时间最长的空间。一个和谐的寝室环境,是安心学习、快乐生活的基础;而一个矛盾的寝室,则可能成为问题的温床。为提升寝室长的责任意识与工作能力,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积极的寝室氛围,1029日,会计学院于图书馆一楼报告厅举行了“守望青春,相伴成长,寝室长的暖心指南”寝室长专题培训会。培训会由会计学院心理辅导站站长孙瑶老师主持,邀请浙江工商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李瑜教授主讲,会计学院全体寝室长参加。


培训会上,李瑜老师开门见山,点明了寝室长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特殊性。


1.重任在肩:寝室长的双重核心职责

老师指出,寝室长并非一个简单的“头衔”,而是背负着具体而关键的责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安全底线的“守护人”:

    寝室长是离同学们最近的人,最能及时发现异常。因此,首要职责是成为心理危机的“吹哨人”,具备识别风险信号的能力,并在第一时间进行上报,守护每一位同学的生命安全。

2.和谐氛围的“营造者”:

    寝室长是矛盾的“调解员”。需要通过建立规则、促进沟通,将日常的小摩擦、小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防止其日积月累,酿成更严重的冲突。


为了履行好这两大职责,寝室长需要扮演好三个角色:细心的观察员、温暖的支撑者、连接师生的重要桥梁。


2.明察秋毫:识别身边的风险信号

如何判断一位同学可能正面临心理困扰或危机?李瑜老师分享了三大可观察的线索:

1、情绪变化:

情绪持续低落、沮丧、绝望;或变得异常烦躁、易怒;也可能出现与以往性格不符的过度兴奋、话多。

2、行为变化:

1)明显退缩:突然开始频繁逃课、拒绝参加所有社交活动、长时间独自待在床上或寝室里。

2)生活紊乱:作息日夜颠倒,个人卫生状况急剧下滑。

3)极端行为:流露出自伤或自杀的迹象,如手臂出现不明划痕;或突然无理由地处理个人珍贵物品,行为如同“交代后事”。

3、言语变化:

1)直接表达: 在口头或文字中说出“活着太累了”等话语。

2)间接流露: 在社交媒体、个人日记中表达无价值感、无意义感,或发布告别、绝望的内容。

 “请相信你的直觉。” 李瑜老师强调,当室友的行为让你感到“很奇怪”、“无法理解”甚至“难以忍受”时,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你提高警惕并给予关注的信号。


3.科学应对:掌握助人的关键四步

发现异常后,科学的应对方法至关重要。李瑜老师给出了清晰的操作指南——“一问、二听、三陪、四报”:

1、主动关怀(问):

 · 技巧: 使用“我”开头的句子表达关心,例如:“我注意到你最近好像不太开心,我有点担心你,想问问你怎么了?”

 · 禁忌: 避免直接给对方“下诊断”,如“你肯定是抑郁症了”。

2、倾听共情(听):

  · 技巧: 创造一个安全、不评判的环境,耐心倾听。可以说:“听起来你真的很难”、“我愿意陪着你。”

  · 核心原则: 对于涉及生命安全(自杀、自伤、伤人等)的信息,绝不能承诺保密,必须立即上报。

3、温暖陪伴(陪):

 · 技巧: 简单的陪伴本身就是强大的支持。可以邀请对方一起吃饭、散步、自习,减少其独处的时间。

· 界限: 量力而行,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避免过度卷入。

4、及时上报(报):

 · 核心: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报告是为了启动专业的帮助系统,是负责任的表现,绝非“打小报告”。

 · 渠道: 第一时间向辅导员、班主任或学校心理中心报告,并清晰、客观地说明你观察到的具体情况。

       

4.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的寝室公约

除了应对危机,处理日常矛盾是寝室长的常态化工作。针对常见的作息冲突、公共费用分摊、学习与娱乐干扰等问题,李瑜老师建议:

· 巧用“情境”分析: 在评判矛盾时,要综合考虑“我”、“对方”和“当时的情境”。例如,在深夜休息时间,需要安静的一方其诉求更具合理性。

· 建立寝室公约: 组织全体室友民主协商,共同制定一份详细的寝室公约,内容应涵盖作息时间、卫生排班、费用分摊规则等,并共同签字遵守,做到“有章可循”。

· 秉持“幸福者退让”心态: 当陷入“凭什么我要先让步”的思维僵局时,可以换个角度思考:正因为自己更通情达理、内心更强大,所以可以选择率先打破僵局。这是一种智慧与豁达。


5.自我关怀:守护者亦需被守护

最后,李瑜老师特别提醒所有寝室长:助人者先需自助。在关心他人的同时,务必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

如果发现自己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烦躁易怒、失眠或学习兴趣下降等情况,说明你可能正处于耗竭状态。这时,一定要主动休息、积极调节,或毫不犹豫地寻求帮助

只有先点亮自己的心灯,才能更好地照亮他人前行的路。” 培训会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为全体寝室长注入了前行的力量与信心。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定能筑牢寝室的安全防线,营造出更多温馨、和谐、互助的“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