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从“心”出发,为“新”赋能

时间:2025-09-22


2025级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新学期的灿烂开端,为帮助新生顺利开启大学生活,各个学院开展了以 “从‘心’出发、为‘新’赋能” 为主题的新生教育讲座。此次讲座聚焦新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用专业视角与实用方法,助力同学们以积极阳光的心态迎接大学的挑战与机遇。




图片
图片

 重视心理健康:关注身边 “心” 隐患

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但也隐藏着一些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主讲老师结合多年咨询经验,精准梳理出新生最常面临的几类心理困扰,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01

学习适应难题

图片

大学课程难度提升,学习节奏紧凑,复杂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常让同学们感到力不从心。一部分学生在学期末会因学业压力出现失眠、焦虑等症状。对此,老师建议同学们调整对于大学的认知、调整学习方法与习惯、将事情分为轻重缓急等。

02

人际关系困扰

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汇聚一堂,宿舍生活中作息差异、生活习惯不同等问题容易引发矛盾,社交场合中内向的同学也可能因不敢主动交流陷入孤独。老师强调,人际关系的核心是 “尊重与包容”,在与他人相处时,要避免偏见,降低期望,允许冲突,并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

图片


03

自我认同困扰

进入大学后,新生面临全新的比较环境,容易产生自我认同困惑。老师举例说明,有的同学感到自卑,产生 “我不如别人” 的负面评价。老师建议同学们用 “成长型思维” 看待自己,每天记录一件 “我做到了” 的小事,通过积累成就感建立自信,逐渐探索自我的闪光点。

04

亲密关系烦恼

大学时期的恋爱是许多同学所向往的,但分手、单恋等挫折也可能带来心理波动。对此,老师建议同学们树立 “理性恋爱” 观念,既享受情感带来的温暖,也保持独立的自我认知,探索爱情的奇妙。

图片

了解心理健康:动态变化是常态

图片

心理健康不是“非黑即白”的状态,而是动态变化的。老师用生动的比喻,帮助新生理解心理健康的本质。同学们可能在考试周因压力大感到情绪低落,也可能在参加社团活动后收获成就感,这些起伏都是正常现象,不必因短暂的负面情绪过度焦虑。

图片

促进心理健康:预防与自助

老师强调 “健康生活方式是心理防线的基础”,建议同学们保持良好的睡眠及饮食习惯,并尽可能的培养一项自己的爱好,例如打羽毛球、弹吉他、跳舞等,通过这些爱好释放压力。

关键是学会 “自我觉察”—— 当发现自己连续两周以上处于情绪低谷时,及时通过运动、倾诉等方式调整。若效果不佳,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相关情况及预约方式,并提供了杭州市相关就医方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心理测评

图片

讲座最后,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各学院新生有序完成心理健康测评。老师向同学们说明,此次测评采用专业心理量表,结果用于了解新生心理状态,给予及时的心理帮助。

图片

此次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不仅让同学们系统掌握了心理健康知识,更传递了 “主动关爱自己” 的理念。相信每一位浙小商新生都能带着这份 “心理锦囊”,从 “心” 出发,在大学旅程中从容应对挑战,为青春赋能,绽放独特光彩。

图片


图片

本文来源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