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本来就很美 —— 解析躯体变形障碍

时间:2025-05-20

近些年来,“颜值即正义”“小鲜肉”“女神”“蜜桃臀”“A4腰”“人鱼线”等网络热词频现,随着大众广泛使用新媒体,美貌的附加价值持续攀升。得益于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经济水平进一步提升、明星示范效应、资本助推等众多因素,美容整容,即利用医疗技术改变原本正常容貌,以获取美貌及其附加利益为目的,趋于普遍化、年轻化、男女均衡化,归根结底是大众向往美丽背后的机遇。作为一种特殊的身体实践,美容整容这一行为更是折射出了复杂的社会价值观。

当下催生了以身体为对象开展的缤纷视觉盛宴,包括大众传媒、时尚产业、美容健身等各种产业,身体既是消费的主体也是被消费和被凝视的对象。美貌与成功、机遇、幸福、快乐紧紧挂钩,使得“颜值至上”、身体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大众对于整容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从心理学上讲,更关注的是美容整容者能否通过这种外表实现真正的自我认同。体像是精神心理学领域的基本概念,是人们对自己身体的心理感受,是对自己身体的形态和感觉的总和,概括来讲是个体对自己身体所给予的美丑的主观评价,是自我的重要成分。对轻微的或自己想象出的外表缺陷予以过分关注,给个体造成巨大的痛苦和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这是一种严重精神心理问题,在医学上称之为“躯体变形障碍”。今天我们通过真实的临床案例来认识这一疾病。

一个临床实例

初春,阳光洒满大地,微风拂过嫩柳,空气中弥漫着青草与花朵的芬芳,叽喳的燕儿仿佛在诉说春天的秘密。此时,27岁的小兰在母亲张女士的陪伴下来到诊室,初看小兰有着姣好的容貌,但她哭着同医生说“我的额头太丑了,我必须要整容,否则我就一定要去死,任谁都阻止不了我”。于是再细看她,鹅卵形的脸蛋、白嫩光滑的皮肤、饱满的额头、如柳叶般自然的双眼皮、大而明亮的眼睛、线条柔和的鼻子、甜美的嘴唇,身材匀称,气质温柔,任谁看都得说这姑娘是貌美的,无须再依靠医美的加工。

张女士继续反映情况说,小兰在杭州做直播带货工作,刚开始因为长相甜美又善于介绍商品,直播业绩很是不错,自然收入也丰厚。但是好景不长,两三个月过后,直播间人数骤然下滑、销售额也锐减,工作人员便和小兰一起分析原因说是面部苹果肌不够饱满,于是花费先前所有积蓄做了面部填充,果然直播业绩好了起来。

但旧戏重演,兴隆的生意维持不足月余又不行了,这次小兰主动提出是额头太丑了,每天她要花费4个小时照镜子,直播时甚至无法注视屏幕反馈,便想去做手术调整额头,苦于没有资金,于是便想贷款二十万去做手术。家人们都不同意,都认为小兰的容貌客观上没有任何问题,事业不顺利不能归因到外貌上,应当重点分析业务内容、直播技巧等,但众多家人的规劝却没起到作用。

小兰反而认为从小到大,大家夸她漂亮都是敷衍,因为学习不好、性格也不讨喜、没有别的可夸了,现在大家不支持自己整容是都放弃了自己,活着没意思了,必须去死, 多次在家企图实施自杀。张女士多次发现制止后,实在难以持久防范,便带小兰来到精神科门诊要求住院系统治疗。

什么是躯体变形障碍?

目前,国内外最新的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和《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均对躯体变形障碍做了准确界定,当出现以下某些症状时,则需警惕患有该疾病的可能:

◆ 过度关注外貌

具有一个或多个感知到的或他人看起来微小或观察不到的外貌方面的缺陷或瑕疵的先占观念;即坚信自己有严重的外貌缺陷,甚至达到妄想的程度,尽管这些缺陷在他人眼中可能并不存在或非常轻微。

◆ 强迫行为

在此障碍病程的某些时间段内,作为对关注外貌的反应,个体表现出重复行为(例如,照镜子、过度修饰、寻求肯定)或精神活动(例如,对比自己和他人的外貌);即为了掩盖所谓的“缺陷”,患者可能会频繁化妆、整形或进行其他强迫性行为。

◆ 情绪问题

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自卑、绝望等情绪,严重时甚至会产生自杀念头及实施自伤自杀行为。

◆ 社交退缩

由于害怕他人注意到自己的“缺陷”,患者可能会避免社交活动,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如何应对躯体变形障碍?

● 寻求专业帮助,获得针对性治疗

如果您怀疑自己或他人患有躯体变形障碍,建议及时寻求专业精神心理医生的帮助。若在精神专科医院就诊,可选择“强迫障碍”或“焦虑障碍”科室挂号。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如抗抑郁药物、认知行为治疗等。

● 调整认知,建立正确的审美观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无论是五官的特色,还是气质的内涵。你本来就很美,即使外貌上的小瑕疵并不代表我们就不够好,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重拾“美”的真正意涵,既是天赋之礼,亦是心性之镜。例如,经过系统的认知心理治疗,小兰认识到是自己先前对美的定义片面化了,重新认识到自己外貌的特色,不再认为自己需要整容了。

● 加强体育锻炼,促进健康、强化内心

以健康的生活方式为基石,培养兴趣爱好,发挥体育调节情绪、疏解压力的作用,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例如,在住院期间,小兰通过坚持参加每日病房组织的工娱活动,尤其是和病友一起在露台打羽毛球的时候,她觉得体育锻炼不仅消耗了热量、有助于维持体型,同时愿意在他人面前暴露自己出汗这种“不美”的一面对于完全接纳自己很有意义。

● 积极调节情绪,有助于全面改善

在抑郁等负面情绪加持下,我们很容易只看到自己的缺点,尤其是放大外貌的缺陷,所以积极调整情绪对于纠正错误认知也十分有帮助。例如,小兰认识到自己是因为生意失败产生了心灰意冷、悲伤的情况,甚至对未来都缺乏希望。通过医生的健康宣教,小兰认识到自己这些都是抑郁症的典型症状,而自信心缺乏正是这个疾病很重要的症状。通过系统的药物治疗以及心理治疗,小兰抑郁情绪改善后,对自我的评价也变得客观了,不会错误地坚信自己外貌的问题了。

前文提到的案例中,小兰经过4周的住院系统治疗,她能够重塑与接纳自我,自述宛若心灵重生,自信满满地在家人的陪伴下办理了出院,重新出发,重新紧握生活,去拥抱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