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跌宕起伏的“信任危机”
慕阳和曼妮自结婚以来,感情一直不错,但最近曼妮开始对慕阳有些放心不下,起源是慕阳经常和一个叫云烟的女同事打电话,而且云烟打来电话的时间通常是晚上。
她对慕阳说:“这么晚还给同事打电话,多没边界感。”慕阳则回答:“我不觉得啊。而且工作紧急,我可以理解。”可曼妮认为这种行为已经超过了正常同事之间的边界,让她有点怀疑慕阳和云烟之间的关系。
上周,慕阳洗澡的时候手机响了,曼妮拿起来一看,来电者正是云烟。她按下接听键,听到云烟竟然在哭。曼妮问她怎么了,云烟一听声音不是慕阳,说了声“抱歉”就挂断了。这让曼妮又起了疑心:谁会哭着给异性同事打电话呢?除非他们的关系不一般。
慕阳洗完澡出来后,曼妮质问他跟云烟到底怎么回事。慕阳非常坦白地说,云烟跟她男朋友产生了矛盾,他听说后劝了她几句,可能云烟打电话来是想继续聊她男朋友的事情。
曼妮相信慕阳的话,但她认为慕阳对云烟关心得有点过头,慕阳则觉得曼妮有些小题大做。
第二天早上,曼妮想起云烟的事,又不放心起来,把慕阳堵在门口,对他说:“你插手女同事的情感问题,容易让人误会你对她有想法。”慕阳着急去公司开会,对曼妮说:“你是不是成心找事啊?我已经说过了,不会再管云烟的事,我对她也没有想法,你还要怎样?”
慕阳走后,曼妮也去上班,但她根本无心工作,因为她控制不住对慕阳和云烟的关系浮想联翩。她理智上相信慕阳的为人,相信慕阳不会做出对不起自己的事情,但她也无法忽视自己内心的怀疑。
过了两天,曼妮出差了,慕阳有几份文件落在了家中客厅的茶几上,但他马上要接待客户,无暇分身回去取,便拿出自家的钥匙,交给助理玉露,让她把文件取回来。
玉露到慕阳家中取走文件后就离开了。巧的是,玉露前脚离开慕阳家,曼妮后脚就回来了。残留在空气中的香水味让曼妮的神经一下子紧张起来:我不用这种香水,那么香水味会是谁的呢?
曼妮心中的怀疑又占了上风。她给慕阳打电话,冲他吼道:“我不在家,家里怎么会有女人的香水味?你老实交代!”
慕阳想到可能是助理玉露身上的香水味,向曼妮解释了原因,还说如果曼妮需要,他可以让助理亲自跟她解释。
曼妮却说:“你们俩不会是串通好了,一起来骗我吧?”
慕阳一听,也生气了:“你既然如此不信任我,那就没有沟通的必要了!”说完挂断了电话。曼妮再打过去,他不接。曼妮感到有点后悔,可她实在无法消除心中那股怀疑的感觉……
“怀疑”的感觉,为何难以消除?
当我们用心理学的观点来分析上述案例时,我们会发现曼妮对慕阳的疑心越来越重,是因为她一直在做一件事:过度解读。
云烟晚上给慕阳打电话,被解读为:他们之间有超出同事的情感。
慕阳关心云烟的情感困扰,被解读为:他对云烟有想法。
她不在家,家里有陌生女人的香水味,被解读为:慕阳把女人带回家了。
那么,她为什么会去过度解读呢?
人们在处理信息时,容易受自身认知和情感状态的干扰,从而影响对信息的理解和解释。当曼妮用自己的认知标准去衡量慕阳的行为,代入自己的情感去解释慕阳的动机时,自然容易产生过度的解读,导致过度的担心。
如何消解她心中的“怀疑”?
● 接纳双方的差异
观念、行为、认知等方面的差异,常使伴侣之间产生冲突。而这些差异之所以容易导致冲突,是因为一方总想消灭另一方跟自己的不同之处,让对方跟自己保持一致。
曼妮向慕阳抱怨“云烟晚上给他打电话”这件事,本质上抱怨的是慕阳跟她对“边界感”的感受和标准不一致。曼妮认为,女同事在晚上给慕阳打电话属于越界行为,而慕阳却认为这并没有侵犯他的边界感,他是可以接受的。她自己是什么标准,就认为慕阳也应该是什么标准,她自己是什么感觉,慕阳也应该是什么感觉。
接纳差异,就是不要“以己度人”,不要把自己的标准、观念和感觉等投射给对方,从而避免以过分敏感、猜疑之心去解读对方。
● 觉察内心的情感状态
理智上,曼妮知道自己可以相信慕阳,并且她也缺乏实际证据来证明慕阳有婚外情,但她内心却充满怀疑,她的内心和理智之间是充满矛盾、冲突的。此时,曼妮需要去觉察自己内心的情感状态。
怀疑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其中包含着愤怒、恐惧、失落、无助、悲伤等各种情绪。曼妮必须去探究自己的怀疑之中包含着哪种或者哪些情绪,去搞清楚这些情绪是在表达什么。
比如,慕阳把原本和自己共处的时间用来跟同事打电话,她感觉自己被忽视了,那么她的怀疑中会包含着失落、愤怒。如果慕阳平时对她的关注和关心是在正常范围内的,那她就要学会调整自己对伴侣的需求度。夫妻的生活轨迹有所重叠,但终究是不同的个体,拥有各自的工作伙伴、朋友圈和活动安排,要学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去丰富自己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再比如,曼妮的怀疑是因为她恐惧被抛弃、担心不被爱,这种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她需要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寻找恐惧的来源。不错的解决办法是通过专业人士的帮助来修复童年创伤,提升信任他人的能力,重建内心的安全感。
● 改变夫妻间的沟通模式
曼妮和慕阳想澄清误会其实并不难,他们的矛盾逐渐升级,暴露出了他们的沟通模式是有问题的。
我们能看到曼妮在沟通中一直表现得非常强势,她说话的态度和语气是生硬的,气势是咄咄逼人的,这逐渐让慕阳失去了沟通的欲望。如果曼妮能用平和的情绪、在不指责对方的前提下表达自己的顾虑、担忧和希望,慕阳是不会逃避沟通的。
另外,曼妮也需要改变自己防御性的倾听方式。防御性的倾听者惯用攻击的方式去回应诉说者,比如慕阳说可以让助理来解释,曼妮的回应是:“你们俩不会是串通好了,一起来骗我吧?”慕阳从她的回应中感受到了攻击,认为自己受到了嘲讽和羞辱。可见,防御性倾听阻碍了对双方真实意图的理解,导致了误会与隔阂的加深。
曼妮要有意识地去自我控制,不要在冲动之下使用攻击性的言语,要以一种开放的、非防御性的方式倾听对方的表达。慕阳在感受到对方的攻击时,先不要放弃沟通,要将自己的感受反馈给对方,促使对方澄清自己的真实意图,以增强沟通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