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大三女生,因与男友的关系问题主动来到学校的心理辅导室。
小A告诉我,最近她感觉男友对她很疏离。男友是她的学长,交往一段时间后去外地读研了。小A要求男友必须每周都回来看她,男友一开始也能照做,但现在总借口不回来,还拖延一起出去玩的行程。她给男友买衣服被嫌弃眼光不好,给男友订外卖被嫌弃不合口味。
小A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好担心自己要被抛弃了,我要怎么办?”
在后续谈话中,我发现小A的家庭是她恐惧被抛弃的源头。
小A的家庭有些特殊,她上小学时,爸爸在外地工作,有了另一个“家”,一年只回家几天。妈妈一直不同意离婚,期盼爸爸能“回归家庭”,可最终爸爸还是抛弃了她们。
小A担心妈妈有一天也抛弃自己,所以从不违逆妈妈,尽可能满足妈妈的所有要求。妈妈认为学习是唯一正确的事,她就在学习上格外努力,从小到大都成绩优异,大一、大二学年都拿到了奖学金,但却很少得到妈妈的肯定。
小A和学长谈恋爱的一个原因,就是学长很认可她,夸她这里也好、那里也好,但现在学长也开始嫌弃她不够好,挑她毛病。为了让对方满意,她会主动示好,优先满足对方的需求,但这样做并没有降低她的被抛弃恐惧。
小A说:“其实我知道这一天迟早都会到来的。所有人都会抛弃我,爸爸会抛弃我,朋友会抛弃我,男友也会抛弃我。”
解读关系中的“被抛弃恐惧”
一个人早期的被抛弃感主要源于童年时期的重要他人(父母或照顾者)的情感忽视、冷漠对待,导致其基本的情绪需求未能得到满足。
小A在成长过程中未能体验到父母对自己足够的关注、在乎和爱,这种成长经验逐渐内化成了“我不值得被爱”的核心信念,这种信念不仅影响了她的自我价值感,还对她成年后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健康产生着持续的负面影响,使她非常害怕再次被抛弃或被忽视,也使她难以建立和发展稳固、健康的情感关系。
所以,她才想通过紧紧抓住他人的方式避免被抛弃,才会通过压抑自己的方式去做别人眼里的“乖孩子”,尽力满足对方的需求,以防止抛弃的发生。
这种信念,也使她习惯以非常负面、偏激的自动思维去解读他人的行为,一个人要么完全接纳我,要么完全抛弃我,不存在任何其他情况。这样的思维又加深了她的被抛弃恐惧,使她长期无法摆脱这种情感困境。
改变不合理信念,是重中之重
我与小A商定的辅导目标是调整她在人际交往中的感受、信念及行为模式,提升自我价值感,这样才能真正化解她的被抛弃恐惧。
● 找到核心信念
认知疗法认为,一个人的自动思维是由其核心信念所决定的。想改变自动思维,就要去探究背后的核心信念。我引导小A回顾了与男友相关的生活情境:
情境①:“外卖我找了一家评分很高的店,点了男友最爱吃的牛肉粉丝煲,男友却抱怨说粉丝都胀开了,不好吃了。”
自动思维:“男友没那么爱我了,开始嫌弃我了,如果爱我就应该为此感动从而夸奖我、感谢我。”
情绪结果:难过、伤心、自我怀疑。
行为结果:向男友道歉,并表示下次注意。
情境②:“和男友约好了出去玩,提前准备了各种物品,但男友突然说有事要延后行程。”
自动思维:“男友把我排在后面,我不重要,我被忽略了。”
情绪结果:难过、伤心、自我怀疑。
行为结果:和男友冷战,但过两天又主动求和。
通过生活情境的回顾,小A看到了她自动思维背后的核心信念是:“我不值得被爱。”
● 挑战核心信念
找到核心信念后,小A要去质疑信念的合理性。
“证明‘我值得被爱’的标准是什么?是我点的外卖不会被嫌弃?是和我一起出去玩的行程不被延后?这些标准客观吗?”“如果不客观,我为什么会将它们作为标准?是我过于相信我的过往经验吗?”
通过对自我感受的辨析,她可以发现她的信念很大程度上基于自身的成长经历,也会意识到过去的经验不一定适用于现在的新关系。当小A放下过去的感受和经验去看待与男友的问题时,她发现,男友虽然嘴上嫌弃她点的外卖,但还是全吃光了,她说:“我想他心里还是开心的。之前给他买的球鞋,他也说不好看,但还是发朋友圈炫耀了。”
● 建立合理替代
识别和挑战不合理的核心信念,不足以将其彻底瓦解,小A还需要建立更加合理、健康的信念体系作为替代。
“我不值得被爱”的信念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它具备绝对化、过分概括、糟糕至极的特征。合理的信念不是非黑即白的信念,更不是缺少灵活性和适应空间的信念。
建立新的信念和态度,需要小A长期、不断地对不合理的信念进行反驳:“我值得被爱,即便在关系中有不愉快,也不意味着我本人不好。”“我的价值不由他人决定,由我自己决定。”
● 纠正自身行为
摘下不真实的社交“面具”
为避免被抛弃,小A在行为上习惯讨好别人,习惯将自己摆在较低的位置。哪怕她也觉得很委屈,还是会主动表现得“乖”一些,表现得温柔体贴善解人意,优先满足别人的需求,主动去道歉低头。
随着认知的扭转,她的行为也会得到改善。但我还是提醒小A,在关系中,我们都应该真诚和坦率一点,这二者是维护关系长久发展的秘诀,毕竟我们不能一辈子扮演“另一个人”,我们也不希望他人喜欢的是那张不真实的“面具”。
利用自身的正向资源
追求被爱并不是一种错误,但别人是否会来爱我们,选择权在别人手上。与其向外求,不如更多向内求。在聊起兴趣爱好时,小A说她喜欢阅读、画画、骑自行车,这就是她自身的正向资源,我希望她能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自己,多利用这些正向资源给自己带来快乐,要记得自己也可以爱自己,而且自己的爱比他人的爱更稳定更可靠,也更有力量。
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和自我调整后,小A的脸上重现微笑,饮食和睡眠也恢复正常。小A对我说,当她不再像从前那样过分纠结自己是否被爱的问题,不再对男友过分依赖后,男友反而恢复了往昔的热情。小A还说,或许将来有一天他们真的会分手,但她希望自己能够坦然接受关系中他人的到来与离开,“我不可能被所有人喜欢,这就是现实。”“允许别人离开我,也是我成长的一部分。”
我祝愿小A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能一直保持真诚、坦荡、洒脱的态度,同时也能更接纳自己,更加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