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的班主任李老师在监督晚自习的时候,班里有一位女生一直在说笑,李老师多次提醒,女生却没有停止。李老师无奈将女生叫到教室外面,批评了两句,女生点头答应不再说笑,李老师就让她回到了座位上。没想到,才过了10分钟,女生又开始了说笑,李老师有些生气,叫她坐到讲台上去,不要影响周围的同学。女生在讲台上没有笑,而是时常制造些噪音,敲桌子,还晃脚。
李老师忍无可忍,叫女生来办公室,结果李老师说一句,她就顶回来一句。
李老师:“你为什么要笑?”
女生:“觉得好笑呗。”
李老师:“晚自习大家都在学习,你怎么不学?你这样会影响其他同学的。”
女生:“我成绩差,学不学都一样。至于其他人,关我什么事?”
李老师:“作为一名学生,要遵守学校的基本规则。”
女生:“学校规定我不能笑吗?”
李老师:“那你现在怎么不笑了?”
女生:“看着你,我可笑不出来。”
李老师听她这样说,认为该学生对自己有意见,才故意在晚自习时违反纪律,言辞间也有故意挑衅老师的味道。李老师一怒之下,请了该生的家长来学校,协助解决问题。可该生明显有所抵触,教育效果甚微,师生冲突也并未得到解决。
学生经班主任提醒仍屡次违规,是什么原因?
1寻求关注
随着自我意识的成长,青春期的孩子有一种强烈的诉求是“求关注”。
在学校,表面上他们不希望被老师管,但是内心却希望老师能够关注到他们的需要,比如有什么心理活动、什么小诉求等等。如果老师及时发现和关注到了,他们就会觉得老师不仅在意成绩,也在意他这个人。
从案例中女生“我成绩差,学不学都一样”的表述能够看出其学业成绩不理想,没有在学习上得到老师认可,于是她选择用“无事生非”的方式来引起老师的注意。
此外,晚自习是自主学习的时间,对于该学生来说,自主学习可能比较困难,所以她感到无聊、格格不入,为了缓解这些感觉,她选择与同学说笑、发出噪音。
2表达不满
青春期学生自尊心较强,对他人评价尤为敏感,看待问题容易偏激。因此,当受到老师批评时,往往因不能感受到批评背后的好意而产生误解,萌生不满,认为自己被针对。若内心还存在压抑的学业焦虑或心理活动,却未被对方看到、理解,则会进一步加深愤怒、委屈等负面情绪。
为了发泄这些不良情绪,学生会采取无回应、行为反抗、顶撞甚至攻击等方式表达不满。
学生是否对老师心存芥蒂,才会有顶撞的表现?
李老师问女生,现在怎么不笑了?女生表示,看着李老师自己可笑不出来。
从这句回答中,我们能看出,该生对李老师是心存芥蒂的。那么,什么原因可能导致学生对老师心存芥蒂呢?
首先是学生的自身因素。比如,一些学生性格过于内向,他们先入为主地认为老师不会喜欢自己这样的学生,所以不论老师做什么,都可能被解读成“不喜欢”,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芥蒂。
其次是沟通方式。师生关系中,教师往往处于领导地位,而学生是教育活动的接受者和服从者。由于师生关系的这种天然不对等,若不注意沟通方式,很容易形成对立。
最后是关注度。若教师以学习成绩作为单一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那么成绩好的学生,自然会接收到更多表扬和关注,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则更多接收到的是批评、指责、忽视。当不被关注、不被尊重、不被理解的感觉逐渐累积,学生对老师心存芥蒂,也是难免的。
如何按下“师生冲突”的暂停键?
保持情绪稳定
批评学生,为什么总起不到效果?
因为这往往是为了发泄教师自己的情绪。
我们看到学生违规,在盛怒之下去批评学生,是为了发泄自己的火气,而不是为了让学生改正—— 什么时候教师意识到这一点,就会明白为什么有时候批评不仅无用,甚至还会起反作用了。
如果教师能保持情绪稳定,和学生说话时控制声调、语气、表情,学生大概率不会“惧怕”或“逆反”。案例中的李老师若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当经过多次提醒,学生仍未发生行为改正时,就能很快觉察到此种方式无效,意识到自己需要及时调整策略。
建立良好沟通
学生违规,李老师可以先这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对学生的愿景:“这节自习课,同学们都在写作业。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在一个比较安静的环境里做自己的事儿,看到你跟旁边同学说笑,我既担心你浪费了宝贵的自习课时间,又怕其他同学受影响……”教师以自己的坦诚与尊重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误解“老师针对我”。
如果学生屡教不改,教师的表达可以更加严肃,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啰嗦唠叨。教育的话不要来回来去地说,言简意赅最好,不然容易引起厌烦。
恐吓夸大。学生违规不改正,的确会引发一些不良后果,教师只需要中肯地告诉他们即可,不要夸张恐吓,更不要往严重的方向上扯。
注意肢体语言。面对面沟通时,肢体语言传达出的隐性信息,容易激起对方的情绪。教师与学生对话时,不可指手划脚、捶胸跺脚、坐姿傲慢,也不可表情冷漠、眼神轻视或充满愤怒。
看到行为背后的需求
好的教育,不应只局限于对学生行为层面的训练和矫正。外在的行为问题,是学生对自己内在未满足需求的一种错误表达。教师应透过学生的种种行为现象,看见学生当下的内在,再更进一步看见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和精神需求,从而更好地教育和帮助学生。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断增进对学生的了解。可以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包括人际关系、个人成长经历、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信息。这些信息掌握得越多,就越容易贴近学生的内心,洞察到他们的心理活动。
在学生做出不良行为时,教师要引导其表达需求,比如,“你说自己成绩差,学不学都一样,你为什么会这样想呢?”“你在学习上有困难,需要老师关注和帮帮你,对不对?”“其实你是清楚自习课纪律的,你这样做,是因为对我有点小意见,是不是?”
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让学生产生“我被看见了”的体验,方能建立并维系好良好的师生关系,避免冲突的发生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