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看见别人快乐,我屏蔽了朋友圈”

时间:2024-05-10

最近,一位女性朋友和我诉苦,说自己在朋友圈屏蔽了很多人。

她觉得每次看到别人的生活,都会觉得很焦虑。

别人家的老公挣钱多、会干活、很体贴;

别人家的孩子懂事听话、学习不用人操心;

别人家的公婆有说有笑,会帮衬;

.......

身边人好像生活都很开心,没有自己的烦恼和精神内耗。

图片

我理解这位朋友,生活不如意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放大别人的快乐。

渐渐地,我们可能会开始怀疑自己:

为什么自己每天都过得那么累?

为什么自己活成了婚姻里最讨厌的样子?

很少有人知道,人生不顺,情绪风暴背后,隐藏着我们不愿意承认的真相。

生活过得糟心,竟然是讨厌自己?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日子过着过着吧,突然有一天,你回过头来发现:

自己的生活不如人,好像什么事情都掌控不了。

管孩子管成冤家,和老公处成“仇人”,孝敬父母心力交瘁。

有些人可能会抱怨为什么命运对自己如此不公,可真的如此么?

图片

曾接待过一个来访者王女士,和老公结婚7年。

王女士告诉我,每天下班回家累的一句话也不想说,却还是会想着要给一家人做饭,管孩子。

然后看到孩子爸却和个没事人一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就特别来气,孩子作业没辅导过一次。

家里每天的氛围冰冷而僵硬,吵架成了常态:

你就不能关心关心我吗?

你不关心我你也帮着看看孩子呀!

你告诉我啥叫关心?你天天抱怨这抱怨那,你要是累了就多休息,累了咱就出去吃。

你以为我不想休息吗?

......

图片

更心塞的是老师三天两头打电话来说孩子在学校成绩不理想,每天为孩子焦虑的睡不着,想各种法子解决。

父母也年纪大了,生病住院都是自己在照顾,但父母也没觉得自己多好。

说实话,自己对父母是有怨气的,可是又害怕和父母发生冲突,伤了两老的心;

干脆憋心里,继续忙前忙后,结果到最后怨念越来越深。

在不断的内耗下,王女士的身体也每况日下,慢慢地自己变得易怒。

最后自己成了老公,孩子和父母眼里的怨妇。

在某一个深夜崩溃到落泪:

曾经最讨厌脾气大的女人,好像现在越来越变成了曾经最讨厌的中年女人。

图片

在婚姻中,其实有很多像王女士一样的女性,总是为了别人疲于奔命,不停地为身边人付出,很少停下来观察自己的内心。

看起来是对生活不满,对老公或身边人不满,其实你会发现:

背后是对自己的不满和怨恨。

  • 怨恨自己明明已经很累了,不允许自己休息。

  • 怨恨自己不懂得心疼自己,不懂得照顾自己的情绪。

  • 怨恨自己:为什么伴侣都能活的那么潇洒,而自己却不能活出自己。

这是很多人可能都未觉察到的部分。

图片

由于内心的虚弱,就会将这部分负面的感受投射到外界,发生激烈的碰撞。

这种不喜欢、不认可、惯性的自我批判的声音,包含着明显的“自我厌恶”。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隐形的自我攻击,自我厌恶的本质是不懂得善待自己。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你可能会感到惊讶或不太愿意承认:

很多时候不是谁不让你好过,其实是你不让自己好过。

为了让生活变得不顺,其实你真的很努力,努力地讨厌自己,然后在自我厌恶中不断内耗,直到掏空自己。

图片

而当你内心深处总是出现一个尖锐、苛刻的批评者时,你的生活已经被彻底打乱了。

攻击性的能量要么向外,要么向内。

向外的时候就会破坏关系,持续向内就会进一步刺伤自己,而往往后者带来的伤害性更大。

不断发酵的自我厌恶,会带来什么?

在后来的咨询中,王女士慢慢了解到为什么自己明明已经很累了,却不肯停下来?

相信很多女性在婚姻里也有过如此无力且崩溃的瞬间。

王女士陷入了“完美主义”无法自拔,这是自我厌恶的产物。

在她的内心一直出现一个声音:

当我变得足够好了,当我做的足够多了,就能改变现状。

图片

试想一下,你努力鸡娃鸡到孩子讨厌父母,其实是你无法接纳孩子未来可能的平庸;

努力讨好父母或者伴侣,其实是你期待某一天他们会感恩你的付出,做出令你满意的改变。

越是这样想,越会牺牲式的付出,忍受委屈,甚至超负荷地维护所有的关系。

但很多时候,不断追求完美,本身就是朝一个虚伪的幻象而努力。

背后是对失望的逃避,是一种自我防御。

因为,你的孩子未来未必过得不如你;

你的伴侣并不完美,会有和你不一样的观念;

甚至你的父母因为没有被他们的父母善待过,所以无法对你表达爱......

这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图片

而当失望越积越多的时候,就很可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抑郁或更深的自我否定,典型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是自我厌恶的第二种产物。

当哪一天你发现老公还是老样子的时候,你可能会想:

“我现在在婚姻里如此痛苦,是我不配拥有幸福。

婚姻走到今天,都是我的问题。”

孩子出生的时候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没想过随着孩子大了,这么不听话,耐性却越来越被磨灭了,冲他发脾气。

于是,你可能会告诉自己:

“看来我真的不是一个好妈妈。”

无论是哪一种,最后都会让你对自己的厌恶没有尽头,就像身体里藏着潮汐,最后发展为“自我破坏”。

你是如何种下自我厌恶的种子的?

那么,人是天生就会自我厌恶吗?

当然不是,是从后天中习得的,没有人真的希望厌恶自己,更没有人想毁掉自己的生活。

就像王女士,随着咨询的深入,我带着王女士回溯了她童年时候的经历,我让王女士闭上眼睛去找寻那个自我厌恶的声音的源头。

待王女士睁开眼睛,她流泪了,我问她看到了什么?

她的神情很痛苦,哽咽地说:

“从小父母离异,母亲对自己经常持否定态度,很难容忍她犯错,每次努力想把事情做好,可就是得不到母亲的满意。

母亲多攻击她一次,对自己的讨厌就更深一层。”

图片

美国社会学家库里曾提出过“镜中自我”的概念,他认为:

自我知觉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这面镜子获得,而后我们会吸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进而产生新的自我感觉。

小时候我们都有渴望被接纳和爱的需要,但是当我们尚未有能力区分好与坏的时候,就需要借助外在的父母。

长此以往,王女士就把母亲的攻击内化到了自己心里。

当然,有些时候,父母本身对你并不是过分苛刻,但是整个家庭系统里充斥着紧张和焦虑。

比如父母经常吵架,还经常说因为你才没有选择离婚,我这么辛苦还不是为了你。

那么同样,作为孩子,你也能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系统里不满意的生活状态;

会认为自己是父母的负担或烦恼,从而在成长的过程中陷入自我厌恶。

讨厌自己,也可以是一件好事

虽然讨厌自己的感觉会让人备受折磨,但是,亲爱的,请不要急着逼自己立刻喜欢自己,反而容易适得其反。

因为,当你一遍遍地告诉自己“你怎么可以厌恶自己,你得喜欢你自己”诸如此类的话时,能量是对抗的。

所以,你首先要做的就是,允许自己的不喜欢,告诉自己:

现在的你不太喜欢自己,没有关系。有谁规定对自己只能有爱,不能有讨厌?

图片

其次,与不合理的想法辩论,问问自己:

我眼中看到的自己就是我的全部吗?

为什么会这样?

真的是这样吗?

接下来,开始练习自我照顾,曾经你羡慕身边所有的人都被你照顾的那么好,此刻你愿意用这种方式好好照顾自己吗?

尝试每天留出20%的时间,放下孩子、伴侣以及父母,只做让自己感到滋养和舒服的事情。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纳自己的局限性,把属于父母、伴侣乃至孩子的功课还给他们。

做你能做的给孩子、给伴侣、给父母,别用力过猛。

图片

没长大的父母,不懂事的孩子,又或者是不愿沟通的伴侣等等,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他自己需要修行的功课。

做每一件事之前,把主语换成“我”,比如:

我这么做老公/父母/孩子会不会开心,改成我这么做我会不会开心。

我这么做他们会怎么看待我,改成我这么做我自己会不会觉得很屈或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