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流派简介
精神分析流派的创始人就是大家熟知的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相信动力学规律不仅适用于人的肉体,而且适用于人的精神活动,所谓动力学式的心理学,就是研究人的精神活动中能量转换的心理学。弗洛伊德曾就学于法国精神病学家沙尔科,尝试用催眠术治疗癔病,又从另一位维也纳医生布劳尔学习“谈话疗法”。在医治精神病患者的过程中,他逐渐深入地探索隐藏在各种心理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所谓精神分析,就是通过分析心理现象来揭示隐匿在内心深处的精神原因。弗洛伊德认为,这些原因大多是深藏在隐意识领域,而且大多与性欲有关,这两点正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理论的基本前提。
弗洛伊德强调精神活动的隐意识方面。他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好象一座冰山,露于水面之上的是意识领域,只占很小部分;淹没在意识水平之下的是隐意识领域,是绝大部分,而且是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他进一步把隐意识领域加以区分,把很容易进入意识领域的部分称为“前意识”,而把很难或很少进入意识领域的部分称为“隐意识”。弗洛伊德认为决定精神过程的有 3个因素,即“意底”、“自我”和“超自我”。“意底”总是处于隐意识领域,“自我”和“超自我”则可以进入意识领域,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形成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状态。
精神分析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挖掘这些被压抑的潜意识,使其能够被患者觉察认可,自然释放了被压抑的能量而得以治愈。由于潜意识分析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因此精神分析一个疗程的持续时间较长(一般至少在一、两年以上),故在现代追求快节奏生活的西方不太流行。
贰
病例分析
15岁的初中男学生,被父亲从外地带来看病。主诉是怕东西脏、有毒,反复洗手,将近半年。根据患者叙述,发病的初始是跟被学校教官处罚的事件有关。即上军训的最后天,不知何故被教官罚刷厕所。当时心里很不服气,觉得肚子痛,想去看病。可是教官不让他去,还让同学踢他,后又拖着他走,去医疗室,并问医师是否是装病。医师检查后,说是胃肠炎,需要休息。回来途中,教官怕他上告,威胁说:“这是部队,要你今天死,你就活不过明天。”此后,开始害怕,怕自己同学是否会害他,怕手上沾上什么毒,反复洗手,最怕被人打到脑袋。由于这样的害怕,不敢上学,休学在家,认为家里最安全,学校不安全,军队是最可怕的地方。根据父亲的描述,该男生自小怕别人碰他的脑袋,吃东西也担心吃坏了东西,是比较小心谨慎的孩子。
患者显然是个性内向而缺乏安全感的年轻人,无故被可怕的教官处罚,又受到无理的威胁而害怕,产生恐惧与强迫性症状的个案。很清楚地被权威者威胁而不敢反驳或反抗,而内心的不满不敢发泄,这种情绪被压抑进潜意识中,只是依靠强迫性的行为来保护自己,避免(按教官的威胁)被毒害的可能。从经精神分析的观点说来,这是对权威者的不满的感情不能宣泄而进入潜意识,由于压抑的无意识欲望不能闯进意识域里来,患者难以联想起自己的隐私这种现象,佛洛依德称为抵抗或抗拒。这也是一种防御机制。虽然这些病症跟他幼小时以来的软弱个性有关,但也跟受严重心理威胁与创伤有关。总之,针对患者的“主诉”(即被教官无理地威胁而深恐害怕),以及对“疾患”(强迫症)的既有学理(即:改变或减轻对恐惧心理:并且适当地处理内心难于接受的负性情感)。
帮助患者去认识潜意识中的不满情绪,支持他去发泄对无理威胁的权威者的反感,减除害怕的心理。同时也要帮助他考虑如何采取比较有效的途径去面对他的困境。达到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的有机统一。同时利用父亲陪诊的机会,鼓励父亲供给所需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