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有个播放量极高的视频:主播街头随机采访,提问“如果时间倒退,重回年轻时,你还愿意跟现在的伴侣结婚吗?”惊人的一幕出现了:无论年龄、性别,几乎所有受访者都统一口径回答:不愿意。是的,伴侣要筛选,不要培养。多少人,在历经生活的沉淀和婚姻的考验之后,夜深人静时在内心感叹:如果可以重来,定要擦亮眼睛……面对复杂的婚姻,有人坚守当初的信念,也有人在为年轻时的冲动买单。那么,如果可以重来,你会选择和“谁”结婚?还会选择现在的TA吗?
嫁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家
“我曾经以为和老公在一个远离彼此原生家庭的第三地扎根奋斗,就不会受到双方家庭的影响……十几年的婚姻用铁一般的事实教育了我,年轻人不要太天真。”
年过40的阿乔,脸上已有岁月侵袭的痕迹。她讲起自己十几年的婚姻生活,心里五味杂陈。
“我和老公是校园爱情,我俩是同班同学,他长得身材高大,星眉剑目,篮球打的特别好,球场上非常迷人。刚入学没多久,我俩就走到了一起。”阿乔的老公出身农村,几经辛苦考上大学,是整个大家族众盼所归的“大人物”。
他非常顾家,可惜只顾他的原生大家庭。刚结婚的时候,经济并不太好,为了攒钱买房,阿乔省吃俭用。
谁知婆婆一个电话打过来说要给小叔子在老家盖房娶媳妇,他们夫妻俩辛辛苦苦攒了2年的钱就被老公偷偷转走了。看好的房子没买成,后来房价一路飙升,这成了阿乔内心最大的痛。婚姻生活一地鸡毛,老公的原生家庭不断给他们的小家带来各种掣肘。
有时是老家的堂哥结婚彩礼不够,找他们借钱;有时是某个叫不出名字的亲戚去世了,要随礼;……因为这些琐事,两人没少发生争吵。阿乔说,其实我真正介意的是他的态度。
我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接受的教育是,婚后“小家庭”是第一位。但我老公永远把他的原生家庭放在第一位,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家庭的利益,对此毫无愧疚,还英雄主义式的自以为傲,认为自己孝敬,有良知,懂感恩。阿乔的境况并不是个例,实际上,很多夫妻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心理学认为,人的一生有两次成长。
第一次,是婴儿与母亲的分离。第二次,是成人与原生家庭的分离。个体成人后,与原生家庭分离的好,组建的小家庭受到原生家庭的干扰就会少。反之就会受到各种影响,甚至伤害配偶的权益。对于像阿乔老公这样,出身艰辛,他们蒙受着家的恩,也承受着家的痛,父母的含辛茹苦他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果我的父母还在受苦,而我活得很快乐,那就是对他们的‘背叛’”。所以,他们迟迟不愿与原生家庭分离,这是他们“报答”父母的方式。换句话来说:他们不敢长大。阿乔说,如果重来一次,会花更多时间观察对方的原生家庭,而不是迷恋他打球的样子。
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人
谈起自己的情史,来访者小廖显得郁郁寡欢。“年轻的时候,常常因为一点不好就放弃感情;年岁见长后,又因为草率结婚而吃尽苦头…”小廖年轻的时候长得非常漂亮,追求者众。她谈过不少恋爱,但总是无疾而终。有时候嫌对方约会迟到不重视她,有时候嫌男人花钱不利索算计多。有一段感情都快谈婚论嫁了,到底是女方先出钱装修房子,还是男方先房产证上加名字?没谈妥,又错失一段姻缘。
在感情中沉浮了六、七年后,小廖便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为了尽快赶在30岁前步入婚姻,即使知道男方喜好打牌、喝酒,她还是选择了和这个人在一起。“只要他对她好,这些习惯都可以改。”还自我宽慰:“谁能没点毛病了,以前是我太挑剔了。”就这样,她仓促地走入婚姻……谁知婚后的生活,过得苦不堪言。男方的工资都拿去赌了,家里的生计都靠她挣钱。有时候男人在外面喝醉了回家发酒疯砸东西,“砸坏了,我还得再买,要不然日子咋过?”小廖对咨询师说,十年婚姻我一个女人不仅扛下养家的担子,还要伺候嗜酒的男人。如果可以再来,有不良习惯的男人绝对不会再要。“伴侣是筛选,不是培养出来的。”沉重的生活经历,让小廖对这句话深信不疑。成年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它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行为模式和应对方式。哪怕是很小一个习惯都很难改变,何况是一个人的天资秉性。
人们常说“失败的感情,从试图改造对方开始”,这句话不无道理。《5%的改变》这本书中提到:选择伴侣,要看他的最低处,这是关系良性运作的前提。电视剧《知否》里,赵丽颖曾与祖母有过这样的对话:看人要看下限,如果他的下限能够接受,这段关系大体还是能维持下去的。可惜,人在年轻的时候,往往对自己的底线并不十分清晰明了。
婚姻不是生命低谷期的“救命稻草”
人在低谷的时候,最期盼一双拯救的手。对很多女性而言,这双手便是“婚姻”。叶林27岁那年,遭遇了重大变故。先是姐姐生病离世,半年后,母亲承受不了丧女之痛,也散手人寰。叶林只好把老父亲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一起生活。不料想,父亲在一次外出时遭遇车祸,当场身亡。短短一年时间,叶林痛失三名至亲。
叶林无心工作,仓促中参与的一个投资项目也失败了,导致她所有积蓄一夜间打了水漂。“也不知道命运为什么会对我这么残忍,我自问到底做错了什么,老天爷要这样惩罚我。”这个时候,小杜出现了。职高学历,农村家庭,在叶林所在的城市做技术工人。两个人在修手机的时候认识。小杜对她表现出特别的关心,渐渐地,叶林开始将自己满腹的委屈,痛苦向这个人倾吐。此后的日子,小杜给叶林发了很多安慰的信息,有时还给她点个外卖。这些细小的安慰对叶林而言恰似黑暗隧道中的一盏明灯。“我那个时候实在太孤独,太痛苦了,我很需要有一个人陪在身边。”哪怕是一个外卖,都让她感到格外温暖。她无视两人之间的差距,2个月后便向对方主动求了婚。
婚后的生活却是一言难尽。没什么共同语言,难以精神交流。小杜挣钱能力太差,只能靠叶林负责家庭的大额支出。由于缺乏自信,他对叶林管得很严。经常查看她的手机,出差要随时报备行程。有时候叶林流露出想离婚的意思,小杜一句:你已经一个亲人都没有了,还想怎样?这句话直戳心窝子,他知道这是叶林的死穴……
已然中年的叶林对朋友说:“我以为他是生活里的明灯,事实上他根本不会发光,只是我身处低谷看什么都像光。如果可以重来,我不会在特别痛苦的时候选择人生伴侣。更不会为一份外卖感动到以身相许…”团队小妹妹最近工作没有起色,情绪很低落。大家都调侃她要不要换换心情,比如谈个恋爱?只有叶林语重心长的建议:不要恋爱,低谷期就躺到床上摆烂……吸引力法则里说:“每个人都是一块磁铁,你的能量和磁场只会吸引到同频的人。”低谷期是一个需要我们专注于自我成长和修复的时期。就像不要在饿的时候去超市一样,处于低谷期的女性千万不要饥不择食,被别人低成本的付出打动,更不要期待婚姻拯救。你只能向内求助,人生本应自渡。
攀附的关系永远没有幸福
男人是树,女人是藤蔓。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在茉丽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如此教导她。长大后,她一心想找一个强大的男人,托付生活。强子虽然学历不高,但敢干感拼。30岁不到就开公司淘到了第一桶金。强子喜欢她温柔顺从,她喜欢强子有事业可依靠。两人一拍即合,步入婚姻。婚后7年,茉丽没上过一天班,一心扑在家庭上。“但是,最近他看我的眼神,让我感觉到不安。”他笑我是“在家吃闲饭的”,我心有不甘,但无力反驳。“我承认,当老公像领导一样,让我汇报家庭开销的时候,我是自卑的。”这些年,老公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在职场收获满满,赢得业内人士的尊重、欣赏。而我一直原地踏步,和外界隔绝,甚至连微信转账都不会用……偶尔收拾房间,茉丽翻到自己年轻时跳舞的照片,忍不住红了眼圈,谁能想到如今一个只知道柴米油盐的“黄脸婆”,曾经也舞台上闪闪发光的“芭蕾公主”。
“在你选择放弃自己的人生,依附于别人的那一天,就应该做好这个准备,想到这个后果。”闺蜜的话深深的刺痛了茉丽,但她觉得这话只说对了一半。“选择物质条件好的人并没有错,毕竟任何的人生活都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这只是表面。最根本的是他激发了我最平庸、消极的一面。如果有机会,一定要选择能让你变得更美好的那个人。”10年婚姻,茉丽的体察比旁观者的感受更深刻。《简·爱》里有句话说:“爱是一场博弈,必须保持永远与对方不分伯仲、势均力敌,才能长此以往地相依相息。”前两年有一部校园甜剧刷了无数人的屏:《微微一笑很倾城》。故事的主角是大神肖奈与学霸系花贝微微,他们二人的爱情,是在游戏中萌芽的。而后迅速的由网络转向现实,由校服到婚纱,由恋人转夫妻,修成正果。两个人都是长相一流,但几乎没有观众会认为,他们对于彼此的爱恋仅仅是因为对颜值的互相欣赏。因为他们,论从哪一方面来看都是“彼此成全”,欣赏着彼此的优点,又从不停下自己前进的脚步。
只有同频的婚姻,才有长久的幸福。其实,不管选择与谁结婚,生活永远都是自己。这世上永远没有一劳永逸的爱,好的伴侣,一定都是双向奔赴,择偶标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让自己变得优质,保持长久的吸引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婚姻的长河中,持久奏响幸福的乐章。拥有一段健康圆满的亲密关系,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经营婚姻是一门学问,不是每个人天生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