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和朋友出去逛街,走到车站时,有个拄拐杖的老人拿着一个小碗在周围不停走动,嘴中还说着:“好心人,好心人。”没多久,她就走到了我们跟前,朋友拉着我退后了几步。我摸了摸口袋,正好有几块零钱,我就掏出来投进了老人小碗中。老人心满意足地道谢后离开了。朋友惊讶地看着我,一边敲着我的脑袋说:“什么年代了,都是骗子,你还傻乎乎给钱!”我笑了笑说:“没事的”
有一天,爸爸开车接我和妈妈回家。路上下起了大雨,我们在一个路口停下等红绿灯。那个红绿灯时间很长,每到红灯时,桥底就会走出来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他游走于每个车辆前,熟练地敲打着车窗,就三下,如果没有回应,他就会走开。
一套动作下来,熟练地心酸。
他走到我们车前,敲了三下车窗,爸爸摇下车窗,从一旁拿出两块零钱给他,他鞠躬后便走开。
过了几天后,我陪爸爸出门办事,临出门前爸爸从家里拿了好多小钢镚放在车上。我以为他是备用交停车费,后来才知道,每一个小钢镚都是爸爸的爱。
我们又经过了那条道路,三下敲窗,两个小钢镚,仿佛爸爸和他之间隐形的默契。我不解地问过爸爸,为什么每次都会给他钱?又为什么要等他敲完车窗再给?
“这个世界每个人都不容易,如果我们有能力,能帮则帮。至于为什么要等他敲完三下,那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事情的原则,我不想去打破,即是留给他自尊,也是留给我某一天可以拒绝的余地。”
无关真假对错,更不存在被骗与否,几块零钱,不过是待人真诚。对我对他,并无损失。
父母早已年过半百,过马路被搀扶、坐公车被让座这些尊老爱幼的美德他们早该安心享受,可他们却自始至终的将“分享爱”奉为一生的坚持。
父母告诉我,这世上本该没有对社会底层,弱势群体的歧视,更不缺少头脑清醒,明察秋毫的理性。
很多事情,难得糊涂好过毫厘必争。
我知晓现在很多职业乞丐骗取同情心的案例,也知道很多“碰瓷”、“好心当做驴肝肺”的报道,我也曾犹豫是否还要坚持,可每每想起父母的言传身教,我总还是乐意“被骗”。
大家都不是“圣人”,我们也只是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爸妈说:“人活一辈子,能帮则帮,积福;但帮忙时要留三分,给自己也给他人,何乐而不为?”
父母一辈子辛劳与善良,带我体会世间点滴美好,不过是对家人与世界纯洁的爱。
是他们教会我,人只有心存善,才不枉人世间走这一遭。
人生一程,倘若不能为国家社会做大贡献,那倒不如做些诚心诚意的小事,自己不后悔,他人不为难,回头看,只记得暖心便好。
像鲁迅先生曾说过的那样:“父母存在的意义不是给孩子舒适和富裕的生活,而是当你想到你的父母时,你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会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因此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