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有一个话题:#敏感的人活得有多累?#在众多的吐槽与倾诉中,有一个高赞且独树一帜的回答:敏感的人不一定活得很累,敏感且在乎的人才是。原来敏感也可以恰到好处。我们既可以感知更多的美好,又可以避免过度的精神内耗。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一书中给出了答案:为敏感镀一层钝感的膜。学会用20%的敏感体验生活,用80%的钝感拒绝伤害。
工作中,对专业敏感,对人事钝感。因工作的关系,前阵子结识了一位“是呢姐”。她还是职场小白时,直属领导是一个脾气特臭、但业务能力极强的中年人。领导经常把下属写的材料扔进垃圾桶,还喜欢对下属犯的错误公开“处刑”,让全办公室的人都来围观学习。她初入职场、水平有限,挨骂成了家常便饭。但她并没有辞职,因为难过不假,进步大也是真。被这位领导骂走的人不在少数,只有她越骂脸皮越厚。
通常是领导连骂带教,她一边记,一边点头:“是呢,这处就得这么改。”她用“是呢”缓解被骂的尴尬,也提醒自己把注意力放到不足上。渐渐地,领导把她当成“爱徒”看待,后来还举荐她去了更大的平台发展。很多人羡慕“是呢姐”的心态,只有她自己知道,那些年偷偷流过的眼泪有多少。不是感受不到嘲笑与尴尬,只是强烈的进取之心,让她学着厚起脸皮、自我开解。
“钝感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生活中,对美好敏感,对恶意钝感。同事小琳,周末陪女儿参加同学的生日聚会,回来后对这位同学的妈妈赞不绝口。一个单亲妈妈,竟然能把日子过成诗。这位单亲妈妈上要赡养父母,下要包揽孩子的教育,经济上并不富裕。她身边很多人,觉得一个离异且生活拮据的女人,应该容颜憔悴,怨天怨地才对。但她爱笑、精致,每天元气满满。她怎么能活得这么开心?是没心没肺,还是另有猫腻?渐渐地,身边的同情少了,流言蜚语多了,特别是她开了直播以后,这种刺耳的声音更加多了起来。对于嘲笑和恶意,她一开始也会在乎,会痛苦,但最后还是学会了无视。小琳将她的视频一个个展示给我们看,四季、舞蹈、美食、不太优美但毫不做作的歌唱,充满了幸福和欢乐。
没有一颗敏感的心,无法体会到生活无处不在的精彩。敏感,又不多愁善感,细腻,又不自寻烦恼。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因为钝感力的加持。听过这样一句玩笑话,有些牛人说不出哪里好,就是比谁都抗造。
曾国藩资质平平,但这个只会打“呆仗”的小老头,最后赢了无数军事天才。《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同样资质平平,但这个憨傻的小个子,最后成为了优中选优的“老A”。他们最让人敬佩的地方,就是能将非议、失败、嘲讽,最大程度地摒弃于心门之外。这种钝感力,在渡边淳一看来,是一个成年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才能之一。从今天起,做一个敏感而不多愁,细腻却不多疑的人吧。这才是一个成年人,最健康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