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爱”与“大爱”|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520爱到老”公益实践活动

时间:2022-05-26

5月20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辅导站开展“520,爱到老”公益实践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役的89岁老兵陈辉爷爷和89岁的刘碧秋奶奶,我院金小苗老师对两位老人进行面对面访谈,聆听他们的爱情故事,浙江雨花老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代表及我院部分学生参与现场活动。

两位老人同生于1934年,相识于抗美援朝时期,相爱66载,从相互勉励的革命友谊发展到生死不渝的革命伴侣,他们互敬互爱,共同进步,为了革命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陈爷爷结合自己对孩子的教育,阐述了 “有国才有家”、“青年强则国家强”的看法,勉励同学们永担青春使命,争做新时代的国家栋梁。

             

             

             

             

“两位老人相爱过程中最浪漫的事情是什么?”

“长期陪伴的生活中一定会遇到一些琐事,你们是如何化解的?”

“对于你们在军队一年只能见一次面,想念时你们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呢?”

“漫长的岁月里,你们是如何互帮互助走到现在的?”

    同学们听了爷爷奶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后,纷纷向两位老人请教自己的情感困惑。

   金老师谈到,在两位老人感人的爱情故事中,无处不体现着“责任”、“包容”、“信任”、“相互尊重”等优秀品质,并寄语青年学生应当在生活中践行这些宝贵品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家庭观、人生观。

         最后,现场同学们为两位老人齐唱《最浪漫的事》,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此次公益助老活动圆满结束。

     

  张雪娴:非常开心能够在这个充满爱的日子里,听爷爷奶奶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爷爷奶奶婚后为了国家的需要分居两地,奶奶一人肩负起照顾好几个孩子的家庭重担。他们的爱情不仅是互生好感的“小爱”,更是胸怀家国的“大爱”。爷爷在分享时说到他们至今没有红过脸,提起他“平等”、“责任”、“信任”的爱情观,而他们六十六年的婚姻生活正是这几个词最生动的诠释,这种看似平凡实则珍贵的爱情让人动容。时间是最好的情书,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祝愿我们大家可以和爷爷奶奶一样,牵着一双手,从心动,到白头。

赵含岳:520本是平凡又充满仪式感的一天。通过倾听爷爷奶奶的爱情故事,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了什么是爱情,明白爱情的真谛。爷爷奶奶的爱情让我们明白真正的爱情并非轰轰烈烈,也不仅是轻飘飘的三个字,更多的是相互搀扶,彼此陪伴,包容理解与66年相濡以沫。爱情不仅仅是两个人的感情,更是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支持。青年要拥有正确恋爱观,做有责任心、有同理心的新时代青年。

 罗倩:爷爷奶奶的红色爱情故事感天动地,他们为了革命事业冲锋在前,虽分隔两地,却始终牵挂。在这个充满浪漫的520节日里重温爷爷奶奶的爱情故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爱情最好的模样,又一次相信了爱情,同时也激励我们继续奋斗,勇于担当,积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家庭观、人生观。

           


 

(本次活动是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辅导站主办,浙江雨花老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建德市同心倾听助老服务站承办。)

马克思主义心理辅导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