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亚运会志愿者“心理赋能”—— 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亚运志愿者开展特色团体辅导活动

时间:2022-04-25

为亚运会志愿者“心理赋能”——

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亚运志愿者开展特色团体辅导活动

 

202242313301530E楼一楼日本文化体验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辅导站站长金小苗老师为亚运会志愿者L班开展“心理赋能”团体辅导暨特色培训活动。在校团委的领导、统筹协调下,为亚运志愿者开展了系列培训,包括通用培训与特色培训。本次培训就是以团体辅导形式开展的心理培训。以下是培训的流程与志愿者的培训体验。

今天我们亚运会志愿者L班在日本文化体验中心进行了一次特别的培训活动,许多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同学对这个满是日语书籍、漫画海报日式摆件、和服木屐的宝藏之地充满新奇。在小苗老师的指引下,大家脱下鞋子,围坐在榻榻米一圈,有居家会友的自在、惬意——这正是此次活动的特别之处。和前几次严肃、正式的通用培训不同,“今天要做一些不一样的事情”,首先是:放下头脑的评判,用身体回答老师介绍到活动中我们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用身体来表达我们的想法与情感;二是减少我们头脑的评判。东语学院与法学院的同学们好像一下子就领悟了精髓,真成了小法师,施展起“给予自己一种变成任何我想变东西的魔法。有同学灵魂化身释迦摩尼,打坐冥想在禅意的世界;有同学展示身体绝活,弹舌、翻手可谓骨骼清奇;还有的扮鬼脸、伸懒腰、比爱心更是不在话下。

然后是将身体用魔法淋漓表达小苗老师带着我们到大地板上施展魔法啦,从一棵树到一株小草,从一朵小花到一条小鱼,森林之王、大猩猩……大家内心深处的某种神秘力量好像得到了释放,呈现出各式各样的姿态。我们还手拉手围成大圈跑跑跳跳,互相拍肩拍背,手心对手心来一场心灵感应,扭动身体舞一曲,体验丰富而感受多样。

接着是分享身心的真实感悟。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切身体会大家由衷地感慨“身体和精神感受到了放松”“从线上的距离感到线下的亲切”,也有同学哲思言领悟到了人的广大与边界”,有的同学说受到“要听从身体召唤”的启发,发掘了“人的想象力与多样性”希望“以后大家更能打破交友的舒适圈”等等。自然而然地,亚运会志愿者L班同伴们情感便联系一种同频共振成为这个集体融入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再接着是心心相融,助力亚运。小苗老师用小草从松软的土中生长比喻我们人也要在身体放松中获取能量,减少自己的内耗,在日后任务繁重的志愿活动里更从容地平衡劳逸,以此总结了这次用身体表达情感特色活动的深刻意蕴。小苗老师亲切地询问了我们对志愿活动的担忧,为我们解答疑惑,建议如果我们能更多地用心灵感受服务对象的需求可以精准了解对方的需求;教会我们如何用互相拥抱的方式缓解同伴的疲惫,给与同行者的心里支持;最后还在冥想中教会我们如何用腹式呼吸来放松自己的身心。

以下是L班志愿者余星瑶的感受:这次特色活动我最深的感受是身体语言表达的奇妙与自然。一开始班里的同学们还略显陌生,但在一个个活动环节中我们逐渐放开了自己——这种开放包容是如此的友好、亲切,我想我们都能感受得到。这启发我在之后的亚运会志愿服务中,我们会遇到语言不通的外国友人,要迅速和本不熟悉的小伙伴培养默契工作共处,在这些时刻也许语言无法表达我们的善意与友好,但身体已然释放信号,流露我们心底的热情澎湃。此外,调节身体活动还能帮助我们实现劳逸结合,跟随着音乐将储存在体里的“垃圾”和情绪放松出去助于缓解我们内心的焦躁,重新恢复元气满满的状态。

总之,通过此次的志愿特色培训,增进了志愿者间的交流与友谊、增强了班级的团队和谐、让我们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心中装满爱、眼中带着光的投入到亚运会志愿服务工作中!相信在每位志愿者的努力下,我们的亚运会志愿工作一定能圆满成功的举办!

——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辅导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