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末由于康德的思想得到飞跃性的发展,作为认知主义理论中最重要分支之一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始兴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在《纯粹理性批判》(1781)一书中,康德和洛克一样提出知识来源于感觉,但他并不排斥理性,这种导向改变了一切,使人们得以超越经验主义者(以英国人为主)和行为主义者之间无结果的斗争,从此以“建构主义”为名流传开来,它赋予了“认知主体”非常重要的地位,认为是先有知识和活动构成了学习的决定性要素,认知发展取决于此二者。
1.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习观
随着人类对学习过程的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学习者对学习的重点不再仅仅局限于行为的变化,学习理论的焦点从对行为这一外部因素的绝对作用转化为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思维结构的整合等方面进行学习的认知。建构主义理论不仅是认知论学习的重大突破,也是一场关于认知论和学习的辩论革命。该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应该是有建构性的,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当中展开,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的过程不是一个吸收新知识的过程,而是将先有知识不断整合、创新再理解新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单是对现实的准确定义有关现实的知识,更是学习者这一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表达和解释,具有稳定性和暂时性;知识的获得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主客体共同作用的活动是一切知识产生的来源,强调知识的内部生成,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学习不是一个片面化的过程,而是要求将新旧知识的关联性不断进行建构、解构、再建构、再解构的认知过程,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最大的发挥,他们会倾向于在有效的实践活动中自主参与学习,学习如何运用先有的知识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的最佳情景不是简单抽象的,往往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境中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具体问题,与实践相结合,这才是衡量学习是否有效、成功与否的关键。
2.建构主义的局限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坚持学习主要来自学习者自身的实践活动,这是一个将先有知识和概念不断进行整合、归纳的建构过程,但是它却将学习者与特定的情境(包括社会环境和物理环境)孤立起来。建构主义者认为特定的情境不是引起学习者行为的操作性条件,相反,学习者是通过作用于环境,将其信念、态度和价值观进行信息加工,所以说建构主义只是重视意识在学习过程中作用。建构主义过分强调纯粹的认知能力,弱化了环境的地位和作用。